-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围性面瘫治疗和护理
周围性面瘫治疗和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经综合治疗同时予实施充分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康复门诊周围性面瘫30例患者进行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局部穴位注射、穴位按摩、针灸治疗、穴位埋线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论:27例患者进行4-6个疗程治疗后康复。3例患者由于病程长进行了穴位埋线后康复。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47-02 周围性面瘫学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管内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额,额裂消失,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口角歪斜,病侧鼻唇沟变浅等[1]。现代医学认为是人体免疫力功能下降,病毒侵袭面部神经和面部神经通过部位,使面部神经产生水肿、受压,导致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功能力障碍而产生面瘫[2]。主要特点,常在晨起后发现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麻木、面部肌肉板滞,眼睑不能闭合,不能蹙额皱眉,鼓腮漏气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可有听觉改变,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颊侧瘫痪,使食物残渣滞留于患侧牙齿与面颊间隙内。大多数患者感到焦虑、恐惧,因此产生焦虑心理,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30例,采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局部穴位注射、穴位按摩、针灸治疗、穴位埋线综合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0例,均来自康复门诊,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65岁,均为单侧面瘫,发病时间在5天内10例,5-20天15例,20-30天2例,30天以上3例。 2 治疗方法 2.1 急性期治疗 本病头七天为急性期。急性期给与口服牵正散加咪:僵蚕、全蝎、蜈蚣、白附子、荆芥、防风、红花、川?、板蓝根、大青叶。迎风流泪加决明子、菊花、头部、耳后疼痛加白芷、延胡孛。并用普针针刺地仓、四白、颊车、牵正、迎香、太阳穴、阳白、、颧?头面部穴位浅刺,手法宜轻,不捻针,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并用超短波疏密波照射20分钟。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1mg,B12注射液0.5mg1次/d。 2.2 慢性期治疗 慢性期加用电针,采用断续波或疏密波,强度以可见面肌轻度收缩为宜,留针30分钟,患侧面部及耳后行T D P频谱仪局部照射,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并用超短波连续波照射20分钟,中频脉冲治疗20分钟,消除水肿,减轻或缓解局部疼痛症状。本组病例有15例经上述治疗4个疗程后康复。 2.3 穴位注射治疗 面肌运动仍未恢复者,采用穴位注射疗法:取患侧面肌功能障碍明显部位附近穴位为主。取穴:阳白、瞳子?、迎香、禾?、地仓、颊车、颧?、承浆。用维生素B1注射液1m 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每次选穴4-5个,每穴注入0.3-0.5ml,隔日一次。本组病例有12例经穴位注射后康复。 2.4 穴位埋线治疗 经过以上治疗2个月病情无好转的顽固性面瘫,可采用穴位埋线。主穴:地仓透颊车、牵正。配穴:1、部分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加阳白透鱼腰;2、眼干涩流泪,加瞳子?透太阳;3、人中沟歪斜,加人中、承浆;4、鼻唇沟变浅,加迎香。方法:在无菌操作下碘伏消毒所选穴位周围皮肤5cm,铺洞巾,2%的利多卡因局麻,将2-0号羊肠线剪成2-3cm放入9号腰穿针空管内,退出针心,将针刺入穴位皮下肌层适中的深度,约2-5cm,将针心从针管上端插入官腔内,一手轻提针管,一手轻推针心,把羊肠线植入穴位深部,拔出针体,纺纱按压针孔,外敷创可贴1-2天。25-30天羊肠线完全吸收后可进行第二次穴位埋线治疗,3次为一疗程。本组病例有3例在治疗2个月后仍无好转,采用了穴位埋线后康复。 2.5 按摩法治疗 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枕额肌额腹: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眼轮匝肌: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提上唇肌: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颧肌: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口轮匝肌:上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