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文明与生态农业 陈家宽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2015.09.09 陈家宽博士 复旦大学 特聘教授 校发展规划委员会副主任 校学术委员会理学部副主任 研究方向 自然保护与生态修复 流域生态学 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战略 现任学术组织职务 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科技部“973”资源与环境咨询组成员 水利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农业部野生水生动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 副主任 农业部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 国家林业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湿地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WWF、国家林业局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专家组组长 一、人类文明史的生态学解读 ——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部宏大历史画卷 1. 陆表生态要素时空分布的不均一性。 2. 陆表生态要素的时空配置决定人类文明发展不同阶段的空间格局。 温度适宜的湿地区域是陆表生态要素和空间配置最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区域。 包括其所处地理位置、地质历史、地形地貌等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生态要素——光照、温度、降水、大气、土壤、风和地热及其它们的时空配置等生态资源;在陆地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各种矿产资源,还有依附于陆地上的领空、领海、海岸线,港口、航道、路由等空间资源。 陆表的自然属性和四种自然资源 人类长距离迁移与主要原因 约在500万年里,古人类为了躲避自然灾难和拓展生存空间,一次次艰难的长途迁移。 1万年前后,在农耕文明起源后,人类进入定居时代。各文明间由许多不连贯的贸易路线衔接而成。 主要原因 1. 开拓疆土和获取资源 2. 发动战争与逃避战争 3. 躲避重大自然灾害 4. 交换农业产品和资源 5.传播文化、科技和宗教等 世界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空间分布 世界耕田的空间分布 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 世界地形的空间格局 世界气候类型空间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 世界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空间分布 世界能源的空间分布 世界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 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 世界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空间分布 人类起源与原始文明 —— 农耕文明 —— 工业文明 —— 生态文明(500万年前~1万年前左右) (1万年前~公元1760年) (公元1760年~2002年) (2002年~将来)地球地质环境变迁下人类起源和原始文明社会 ——人的适应和自然的选择 东非大裂谷—人类起源和早期进化的区域,具有原始人类最适宜的生存环境 1、适宜温度—热带 2、淡水资源—河流、湖泊 3、充足食物—森林、河流和湖泊等 4、栖息地—洞穴 在一系列地质环境等迁驱动下,人类祖先在适应过程和自然选择下,取得了 巨大进步: 1、直立行走 2、石器的使用和制造 3、火的发现、利用和控制 4、语言创造与运用等的四个伟大进步 生态要素配置下农耕文明发端和农耕文明社会——人的顺从和自然的恩赐 农耕使人类从自然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演变为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农耕文明发端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长江与黄河流域,这些流域能满足早期农耕活动所需各种生态要素的时空配置: 农耕文明——河流流域经济 土地广袤与土壤肥沃——河谷与三角洲平原 ,提供耕作土地 水系发达与水量充沛——河流和湖泊密布,溉灌便利 温度适宜与阳光充足——亚热带和暖温带,作为光合作用的能源 森林繁茂与物种丰富——生活资料和遗传资源的来源 地形复杂与天然屏障——重要山脉、大河、大湖、盆地,避开外部入侵 “碳”能源驱动下的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社会 ——人的索取和自然的报复 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构建的产业和城市生态系统在“碳”能源驱动下,依赖于自然资源利用和科技进步创造了巨大财富和空前繁荣。但在人类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孕育了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了蔑视自然的思潮,发生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冲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