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公园中水景设计研究
城市公园中水景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生存环境恶化,城市公园作为亲近自然的功能载体,受到普遍重视。水景在城市公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将从城市公园水景设计的基础理论、经验汲取和创新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城市公园;水景;景观设计
看惯了钢筋水泥的“森林”之后,人们迫切希望置身于真正森林之中。于是城市公园作为亲近自然需求的功能载体,对其研究更加深入。水景设计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扮演重要角色。可如今,一些城市公园的水景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基本概念
1.1城市公园
1993年1月1日施行的编号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规定公园类型包括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游园、带状公园、街旁游园和各种专类公园等。本文所指的城市公园是综合性公园。综合性公园是在市、区范围内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游憩休息、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多功能、自然化的大型绿地,其用地规模一般较大,园内设施活动丰富完备,适合各阶层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之内的游赏活动。
1.2水景设计
狭义地说水景设计是利用水体造景,而广义地说是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所涉及的水体及水循环过程,包括城市河流、湖沼、湿地,自然降水,景观及娱乐用水、灌溉用水及经过处理的污水,还包括在城市中的循环过程。[1]
在传统园林艺术中,水景设计称为理水,涉及规划布局、形态变化、空间层次以及与建筑、山石、花木之间的配合关系。[2]
本文综合以上三种概念,认为水景设计是对水体全方位规划,不仅在景观上,而且在生态上,还包括与水体有关的山石、花木等一切因素。
2.城市公园水景设计的相关要素分析
2.1山石及驳岸
传统园林艺术,水通常离不开山石。“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这类例子数不胜数,尤以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最为明显。
现代城市公园驳岸长度长,加上太湖石等石材稀缺与昂贵,各种其它材料随之应运而生,诸如竹子、木桩等。一般大型水面驳岸简洁开阔,形式统一。小水池驳岸布置细致,变化多样。
2.2建筑及小品
亭榭舫设于水体最佳位置,需斟酌体量大小、形态环境、风格等。桥近水非水,似陆非陆,是水陆空三系统的交叉点和聚集点。
在不同水体,雕塑等小品或作主景,或为点缀。
2.3植物配置
植物起到充分发挥水景美的作用,更重要还有生态作用。
水岸石壁,悬葛垂萝令人神往。“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也能泛起“雨打芭蕉”式的滴水涟漪。此外还需要伸入到水中水底,如水草(图1)。
图1 杭州太子湾公园的水草
2.4动态水景
动态水景包括喷泉、瀑布和跌水。它们可以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增加湿度,减少尘埃,提高负氧离子含量。
3.当今城市公园水景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
3.1经济性
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大造城市景观水。可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是缺水的,并且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如北京,地下水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水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资源。[3]
多考虑设计小水体。小水体容易营建,更易满足亲水的需求,更易养护治理。
多用象征抽象的水景,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自然水体形状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更易带给人思考,是真实水景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是雨水处理。硬化地面强调防水防渗,却将降雨与下部土层及地下水阻断,地下水源难以及时补充。其实雨水是景观用水很好选择。
前几年行业内提出了“节约型园林”。“节约”就是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用好纳税人的钱,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更是设计师的责任。
3.2生态性
生态学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多学科交叉渗透趋势,迫使我们不能再局限于某个学科。要讨论的不仅是城市公园水景设计,而是城市生态系统。理想做法是在前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宏观控制。
第二方面,驳岸生态化处理。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生态驳岸的坡脚具有高空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的特点,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它还提供了陆上昆虫、鸟类觅食、繁衍场所,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1]
由此衍生开来,建立人工湿地系统更是大有好处。古人早已提出“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等理念。采用这一理念就是要营造完善、高效、平衡的生态系统,包括鸟类、鱼类、两栖类、水生植物、藻类等,前提是还要营造顺畅、调和的水系循环系统,包括雨水、污水、饮用水、景观水等。两大系统的建立与高效运作将平衡“阴阳”。
另一方面,设计岛、洲、瀑、沼等多样水景。水流有缓有急,急流地带自然曝气,缓流地带停留降解有机污染物。
总之,只有把生态学原理应用到设计中去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