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

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研究进展   摘 要 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和抗溃疡药物,在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的不断涌现为相关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近年来出现的几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如泰妥拉唑、莱米诺拉唑和盐酸瑞伐拉赞的作用机制及其独特优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泰妥拉唑 莱米诺拉唑 盐酸瑞伐拉赞   中图分类号:R975.2; R9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1-0020-04   Research progress of novel proton pump inhibitors   Chen Jian*, JIANG Weiru   (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 are currently the most effective drugs in gastric acid suppression and ulcer healing,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duodenal ulcer, reflux esophagitis and so on. The appearance of novel PPI brings new chan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id-related disorder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unique properties of several novel PPI such as tenatoprazole, leminoprazole and revaprazan so as to guide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 tenatoprazole; leminoprazole; revaprazan hydrochloride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能特异性和非竞争性地作用于H+/K+-ATP酶,可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最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和抗溃疡药物,广泛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已上市的PPI主要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盐酸瑞伐拉赞等。从药理作用上分类,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属于第一代PPI。这些药物主要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酶的同功酶CYP 2C19代谢,但CYP 2C19基因的多态性使得这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此外,这些药物的起效慢、药效较弱并有药物相互作用[1]。第二代PPI有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和艾普拉唑,它们经CYP 2C19代谢的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个体差异明显减少,抑酸作用也更强[2]。除此二代PPI外,人们还在开发新型PPI如泰妥拉唑(tenatoprazole)、莱米诺拉唑(leminoprazole)以及钾竞争性酸泵阻滞剂盐酸瑞伐拉赞(revaprazan hydrochloride)等,这些药物分别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可进一步满足临床需求。本文介绍这些新型PPI的研究进展。   1 泰妥拉唑   泰妥拉唑是由日本田边公司、三菱公司和北陆制药公司联合开发的一个新型PPI。与其他PPI不同,泰妥拉唑不是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而是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血浆半衰期长至其他PPI的7倍[3]。泰妥拉唑口服后能在胃酸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次磺酰胺或次磺酸化合物,进而与H+/K+-ATP酶的半胱氨酸结合、形成二硫键而使此酶失活,从而抑制胃酸的释放。胰蛋白酶和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泰妥拉唑结合的ATP酶的实验证实,泰妥拉唑与H+/K+-ATP酶的结合位点是此酶5/6跨膜区的Cys813和Cys822[4]。   临床上以埃索美拉唑为对照考察了泰妥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5-7]。健康志愿者连续服用泰妥拉唑或埃索美拉唑2次,检测48 h内胃酸的变化[5]。两种药物在白天的抑酸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泰妥拉唑在晚间可更好地抑制胃酸分泌,其治疗患者在第1和第2天晚间的中位pH均显著高于埃索美拉唑组(分别为4.2、4.5和2.9、3.2),而且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