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届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押 题.docVIP

广东省2018届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押 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2018届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考试押 题

PAGE PAGE 1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座位号 姓 名县 区学 校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押题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21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元谋人遗址( )2、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 )3、1684年,清政府为加强对台湾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A. 安西都护府 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 D. 台湾府( )4、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孝文帝迁都洛阳.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5、“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A. 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B. 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C. 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D. 反应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6、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应是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7、世纪中期,两个“联合的民族”在中国圆明园进行了抢掠。这两个国家是A.美国、俄国 B.英国、 法国 C.英国、美国 D.西班牙、葡萄牙( )8、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9、 “有一个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首打油诗应首先出现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10、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在于、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洗刷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 C.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关于南京大屠杀公祭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显了中国对国家公祭日的极度重视,也昭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理念 B.是要人们记住和平来之不易,只有记住历史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C.时刻提醒着全世界人民和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D.公祭活动是国家、政府的事,与中学生关系不大( )12、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年份 \ 产量粮食(百万吨)棉花(百万吨)煤(亿吨)钢(百万吨)1952年163.421.300.661.351957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