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禁止外国人到中国.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隆为何禁止外国人到中国

乾隆为何禁止外国女人到中国   以当时清朝官方的话说:外籍女子衣着暴露、行为不检点,常常当街和男人牵手,说笑甚至亲吻,尤其可恨的是西方习俗处处都体现出“女士优先”的思想,这让男尊女卑的清朝情何以堪。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在清朝中叶,荷兰有一个名叫洛连的商人,经常漂洋过海到中国来做跨国生意。在那时,中国的茶叶、陶瓷都是大受西方人欢迎的好东西。   洛连头脑灵活,人又勤快,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拥有了一艘重达600吨的大型帆船“海马号”。   洛连在万里海疆上追波逐浪,不得不长期忍受与妻子孩子分别的痛苦。自从拥有了体积庞大的“海马号”,携妻儿一起来中国就成为了可能。   保守的清朝官员视西方女人为洪水猛兽   洛连的妻子名叫詹妮,是个中国迷,对神秘的东方国度充满了向往。洛连和詹妮还有一双聪明活泼的女儿,受父母的影响,她们也常常吵闹着要到神话般的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可是,中国当时的制度,是不允许外籍女子入境的。实际上,产生这一制度的理由很简单,具体只有两点:有伤风化;防止西方商人在中国定居。   外籍女子怎么有伤风化呢?又为什么要防止西方商人在中国定居?   以当时清朝官方的话说:外籍女子衣着暴露、行为不检点,常常当街和男人牵手,说笑甚至亲吻,尤其可恨的是西方习俗处处都体现出“女士优先”的思想。这让男尊女卑的清朝情何以堪?   乾隆初年,清朝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处口岸设对外通商,那些前来经商的外国人携眷招摇过市,他们的行为举止让还裹着小脚的中国女人在思想上不啻于受到了一场暴风雨般的冲刷。   那种热闹和震撼场景,英国人亨特在《番鬼在广州》一书中有记载:“到九点半钟,我们陪妇女们到外面街上去参观街道。这时商店都已关门休息了,但是几个过路的中国人见了她们,忽喊起来:‘番鬼婆!’于是每一家的大门立时打开,有灯笼照出来,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我们已经完全被包围,于是她们不得不赶紧退却。”   保守的清朝官员因之视西方女人为洪水猛兽。   另外,缺乏经济学理论的中国政府认为,和外国人做生意,只是有益于外国人,中国并无一利可图。在和西方人贸易中,西方人不仅可以享用中国地道的茶叶、陶瓷等好东西,中国国库里的大量白银也白白地流出了国门。要杜绝这一点,最好就是关闭通商口岸。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四处口岸关闭了三处,只剩下广东广州一处。在最后一处口岸还没关闭前,最好的方法就是禁绝外国商人带女眷来中国。家眷不在中国,则这些外国商人在中国就待不了很久,最终会尽快离开中国。这样,中国的白银保住了,中国固有的封建伦理秩序也保住了。   严防西方女眷进入本地居住   乾隆十年(1745年),在乾隆的默许下,中国各地都严防西方女眷进入本地居住,并形成了地方定例。   洛连这次携妻女来华,实在是心存侥幸。   乾隆十五年(1750年)10月,“海马号”从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口起锚,绕过好望角,在海上颠簸漂流了十个月,终于来到广州海域。   在逆珠江上溯时,詹妮带着两个女儿站在船舷上,遥望着樯桅林立、彩旗飞扬的珠江两岸,欢呼雀跃不已。   “海马号”驶入内河,稽查人员飞报广州地方政府:“红毛船一条向广州驶来,船名‘海马号’,一等船,货主及家眷共四人,医师和牧师五人,船工厨子下人一百零五人,火炮三十门,炮弹六百个。”   有家眷!有家眷!而且三个家眷都是女的!广州方面的神经马上绷紧了。   广州关长李永标、行首(商会会长)严济舟和担保商人潘振承,赶紧与荷兰商馆秘书约翰磋商阻止方案。同时调动吏胥、关丁等近百人在黄埔港严阵以待。   1751年7月8日,“海马号”抵达虎门与黄埔之间的狮子洋。   詹妮和两个女儿以为这是来迎接她们的,高兴得忘乎所以,她们不断地向码头方向挥舞着中国丝绸围巾。   然而,当船靠近码头,荷兰商馆秘书约翰已早早站在岸上,用荷兰语大声喊:“洛连,先不要靠岸,情况有变化,请听我先和你解释。”   洛连的心嘎登了一下,他已经预料到自己一直担心的事发生了。   约翰和他的担保商人潘振承划了一条小船过来,重申女眷不许上岸的规定。   洛连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泪水涌了出来,说:“我的妻子女儿在风浪中漂泊十个月,终于来到了她们向往已久的中国,却不许她们上岸,太令人失望了!”   潘振承苦笑着,说这是规定,谁也无法改变。   洛连急得不行,大叫道:“天啊,这样我太对不起妻子女儿了。”他还跪在甲板上,擦着不断流下的眼泪,说:“潘,请您给广州官员求情,让我的妻子女儿上岸进广州吧。”   詹妮和两个女儿弄清楚了情况,也跟着哭了起来,和洛连一字儿跪在甲板上。这种情形,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看见了也会落泪。   潘振承撩起衣襟下摆擦去了腮帮的眼泪,将他们扶起,答应回去给政府汇报。   走之前,潘振承要他们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   将夷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