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牙周病知识,重视牙病危害.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了解牙周病知识,重视牙病危害

了解牙周病知识,重视牙周病危害   广义的牙周病或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各种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非特殊感染性炎症、特异性微生物感染性炎症、创伤、肿瘤以及许多全身性疾病在牙周组织的表现。而狭义的牙周病特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各种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牙周病是口腔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关于牙周病患病率的数据有所不同,但都呈现以下几个趋势:①患病率高,可以达到70%-90%;②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青少年以较轻的牙龈病为主,35岁以后,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显著增高;③牙周炎是导致牙齿拔除的主要原因。1986年,北大口腔医院外科门诊的统计表明,拔除的1万多颗牙齿中,由于牙周炎导致的拔牙占44%。所以,本期专题主要将牙周疾病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全科医生提供临床指导。   了解牙周组织的基本知识   牙周组织,又称牙周支持组织,是将牙齿牢固地附着在牙槽骨中,并能够承受咬合力、行使咀嚼功能的一个系统,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健康的牙周组织,能够将牙根和牙槽骨与有菌的口腔环境有效地隔绝开,防止致病微生物侵入。牙周组织模式见图1。   牙龈 是指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由游离龈、附着龈和牙间乳头3部分组成。健康的牙龈呈现淡粉色,质地较韧,像扇贝一样菲薄,紧贴牙齿表面。游离龈是牙龈的最边缘部分,在游离龈与牙齿之间形成的间隙,叫龈沟。   正常情况下,龈沟底位于牙齿的釉牙骨质界水平,龈沟深度1-2mm,发生炎症时龈沟加深,3 mm。龈沟内的上皮称作沟内上皮,是非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根方的上皮延伸为结合上皮。结合上皮借助基底板和半桥粒与牙齿表面相附着,形成良好的封闭,以阻挡口腔内的微生物进入到软硬组织之中,这一结构被称为龈牙结合部,是牙周炎症的始发部位。附着龈是游离龈向根方的延续,表面为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由于没有黏膜下层,附着龈与骨面紧紧附着,不能移动。健康状况下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点状凹陷,称为点彩。牙间乳头是两颗相邻牙齿接触区根方的牙龈,由部分游离龈和部分附着龈构成。见图2。   牙周膜 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牙周膜的主要结构是不同走向的纤维束。其中主纤维一端埋于牙槽骨中,另一端埋于牙根表面的牙骨质中,牙周膜纤维像“吊床”一样将牙齿固定在牙槽窝中,既能防止牙齿脱出牙槽窝,也能防止牙齿受到咬合力时过度下沉。   牙周膜内存在许多种细胞成分,包括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巨噬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等。正常情况下牙周膜内的细胞成分不断形成新的纤维、牙骨质,并参与牙槽骨的改建。炎症状况下,牙周膜内充血水肿,纤维溶解破坏。   牙槽骨 是上下颌骨包裹牙齿的部分。牙槽骨的最起始部分称为牙槽嵴顶,正常情况下牙槽嵴顶距离釉牙骨质界,也就是龈沟底不超过2 mm,这一距离被称为生物学宽度。见图3。   牙根周围有足够的健康牙槽骨包围,才能不出现松动,牙齿才能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牙槽骨在生理状况下的代谢和改建非常活跃。发生炎症时也容易出现不可逆的炎症吸收,导致牙根周围丧失牙槽骨的支持,严重时出现牙齿松动,甚至牙齿脱落。   牙骨质 是牙齿硬组织的一部分,覆盖在牙根的表面。但牙骨质也被看成是牙周组织的一部分,因为它也参与使牙齿稳固于牙槽窝的生理功能,还参与牙周病变的发生和修复,它的新生也来源于牙周膜的细胞成分。   牙周病的危害   牙周病的早期阶段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故患者容易忽视,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当患者感觉到疼痛、咀嚼无力、牙齿松动时,牙周病往往已经发展到较严重的阶段,已经发生不可逆的牙周破坏。   牙周病的局部危害 主要是对咀嚼功能的影响。随着牙槽骨的吸收,牙龈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退缩,见图4。   牙龈退缩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出现食物嵌塞,牙间乳头退缩以后,牙齿之间出现缝隙,食物残渣容易堆积在其中,如果不认真清理,可能导致龋齿发生。另外,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牙根比较敏感,遇到冷热刺激,会出现疼痛不适,影响进食。牙根表面覆盖的牙骨质比牙冠表面的釉质矿化程度低,因此抗龋能力较弱,牙龈退缩后牙根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内,发生根面龋齿的概率增加。   正常情况下,牙齿有一定的生理松动度,一般≤0.02 mm。随着牙槽骨炎症性吸收,牙齿的松动度增加。早期不明显,当牙槽骨吸收达到牙根长度的1/2以上时,牙齿的松动度明显显现出来。患者自觉咀嚼无力,严重时出现咬物疼痛,不敢用力,咀嚼效率明显下降。   随着牙周破坏的加重,牙齿出现病理性移位。前牙呈扇形移位,导致牙齿缝隙增大。见图5。   牙周病晚期,牙齿因缺乏牙槽骨的支持而自行脱落。也可能因松动度过大或反复出现急性牙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