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及反思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及反思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及反思
定城镇中心学校 周尚锦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的丰厚学养,他的理论,他的实践,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可以慢慢滋养你的心灵,提升你的智慧。怀着对大师无限敬仰的心情,我再一次翻开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摘录1、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摘自《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反思:时常听到教师抱怨时间太少,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就更少了。我自己也感觉的确是这样,上班时间全被工作占满,回到家里,要忙家务,还要教育孩子,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往往令我感到身心疲惫,哪还有精力去读书呢?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然而长期以这样的理由少读书,甚至不读书,对教师来说,是万万不可取的。社会在前进,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停滞不前,吃“老本”,那就是退步!所以,作为教师,还是应该每天挤出点时间,阅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刊物或书籍,了解教育新动态,学习先进的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摘录(2):母亲和父亲打心眼里关心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渐懂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很微的学问。同时,在学前期进行一些教学,还可以防止家长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即认为“只要逼得紧一些”,就能使儿童在学习上得“五分”和“四分”。我们力求使父母们懂得: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儿童带来很深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摧残他的心灵。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面貌的评价等同起来,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绩(分数)的结果。我们认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归结为一条简单化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在光靠学校学点是不行的,要考重点学校,不参加学习班,肯定比不上人家。
分数固然重要,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亦或是我们教师来说,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求、苛刻。经常说以人为本,但现在何尝真的“以人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养人,就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种功利。这种功利,让一些教师和家长忘记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试考得怎样。其实,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考个90分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退步,但对有些孩子来说就会是一种大进步。总之,尊重差异,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观。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及反思
定城镇中心学校 周尚锦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的丰厚学养,他的理论,他的实践,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可以慢慢滋养你的心灵,提升你的智慧。怀着对大师无限敬仰的心情,我再一次翻开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摘录1、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摘自《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反思:时常听到教师抱怨时间太少,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就更少了。我自己也感觉的确是这样,上班时间全被工作占满,回到家里,要忙家务,还要教育孩子,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往往令我感到身心疲惫,哪还有精力去读书呢?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然而长期以这样的理由少读书,甚至不读书,对教师来说,是万万不可取的。社会在前进,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停滞不前,吃“老本”,那就是退步!所以,作为教师,还是应该每天挤出点时间,阅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刊物或书籍,了解教育新动态,学习先进的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摘录(2):母亲和父亲打心眼里关心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渐懂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很微的学问。同时,在学前期进行一些教学,还可以防止家长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即认为“只要逼得紧一些”,就能使儿童在学习上得“五分”和“四分”。我们力求使父母们懂得: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儿童带来很深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摧残他的心灵。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面貌的评价等同起来,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绩(分数)的结果。我们认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归结为一条简单化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在光靠学校学点是不行的,要考重点学校,不参加学习班,肯定比不上人家。
分数固然重要,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亦或是我们教师来说,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求、苛刻。经常说以人为本,但现在何尝真的“以人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养人,就应该以人为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