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剪结构房屋裂缝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施工裂缝分析----框墙结构房屋裂缝分析提纲:1.框剪结构楼盖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2.框剪结构配筋梁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3.框剪结构房屋配筋柱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1.框剪结构楼盖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1.1、有规律裂缝?1)、楼盖呈现较有规律的网状裂缝,与现浇楼盖中布筋网位置大致契合;??原因:施工措施。楼盖浇筑完成后,钢筋、钢管等承受荷载时间间隔过短,导致楼盖震动,混凝土与钢筋结构结合不严密;?防治措施: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应严格控制该分项工程施工进度,楼板浇捣完成后至少应养护24H后上荷载;荷载堆放位置应该采用木条或槽钢保护;(若遇主楼抢进度,最快不能少于5天完成一层,应适当降低施工进度;)??2)、沿电路穿线管道走向渗漏?原因:?(1)设计方面:楼盖布筋方式宜采用分离式配筋,楼盖中部未设置负弯矩钢筋,易产生裂缝隐患。?(2)施工措施:穿线管采用PVC管,/link?url=QyrlKQWdbVc8wqJgnNUzm7SjM7TV8debJVlyHUn_S3qyJjwkRyZ479Tf7Wl5Hp1030VkuFJFka4sgFQ0qXpZHaPVC即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 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1]与混凝土粘结应力很小,施工中应采用扎丝与钢筋绑扎牢固,最好采用KBG管,与混凝土结合紧密。??3)、支模方法不当,且拆模方式不对等原因造成渗漏??施工原因:几处渗漏位置是梁侧模,支模时候采用铁丝拉结,且拆模时直接用撬棍撬铁丝,造成铁丝处混凝土松动;??尽量不要采用铁丝直接穿楼板的方式来固定模板,实在难以避免的,应在拆模时用钳子剪,不能撬;?4)、楼板放线孔等预留孔洞位置裂缝?施工原因:原主体施工时楼板预留放线方孔,封堵时施工不细致导致新老混凝土之间裂缝,渗漏;?放线孔封闭时周边应凿毛,清理干净后套浆,掺微膨胀剂封堵,并浇水养护;?2、无规则裂缝?设计因素:楼板钢筋采用I级钢,施工中踩踏变形较多,且很难调整,造成局部楼板上部保护层偏厚,容易出现裂缝,建议采用II级钢;适当加密钢筋间距,小于150mm。板的四个阳角及结构不规则的位置增加放射筋。?材料因素: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等也会影响裂缝的产生;供货前严格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石子(粒径5-40mm)、砂(不得细砂)含泥量,适当采用粉煤灰、减水剂等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避免温度收缩裂缝。?施工原因: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捣、养护、抹面时间、上荷载的时间等等会影响裂缝产生。?混凝土浇捣完成,12小时内采用薄膜覆盖,确保水分不流失,不需在终凝前的二次抹面;??板上皮钢筋施工后,应做好荷载控制,避免梁、板钢筋重压下变形,导致保护层过厚。楼板内电线管应绑扎牢固,不得过于集中,管边至少2.5cm确保混凝土握裹。???2.框剪结构配筋梁裂缝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防治措施。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属于材料强度理论范畴。工程裂缝现象是各类建(构)筑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质量缺陷。?裂缝及其扩展是结构破坏和倒塌的先兆,裂缝降低了结构的承载力,裂缝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保护层脱落、渗漏及构件持久强度的降低等。??对混凝土的细观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裂缝是难于避免的,是一种材料特征,如对建筑物抗裂要求过高,将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结构设计是以极限承载力为基础,但大多数工程的适用标准却是由裂缝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其经济能力来决定对建筑物裂缝控制的宽严程度。??裂缝按成因分为主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和变形(温度、湿度、地基变形)裂缝;按形状分为表面裂缝、贯穿裂缝、竖向裂缝、水平裂缝、斜裂缝、外宽内窄裂缝、上宽下窄裂缝、上窄下宽裂缝、枣核形裂缝和对角线式裂缝;按裂缝扩展状态分为愈合裂缝、闭合裂缝、运动裂缝、稳定裂缝和不稳定裂缝。??按极限状态设计理论,工程设计必须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是建筑物安全需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从生产、生活、精神方面的要求。混凝土结构最大裂缝宽度控制标准根据环境和使用条件来制定(无腐蚀介质、无防渗要求时为0.3—0.4mm;轻微腐蚀、无防渗要求时为0.2—0.3mm;严重腐蚀、有防渗要求时为0.1—0.2mm)。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力接近30%极限荷载?2钢筋混凝土梁式构件裂缝与处理?2.1钢筋混凝土梁侧面竖向裂缝和龟裂缝??钢筋混凝土梁侧面竖向裂缝和龟裂缝如图1所示。这类裂缝特征:竖向裂缝一般沿梁长度方向基本等距,裂缝高度多在梁高中部,呈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深浅不一,严重时,裂缝深度可达100—200mm,更严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