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讲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3、不要查阅或询问,猜以下事件发生在何时? A、朝鲜战争爆发 B、古巴导弹危机 C、赫鲁晓夫下台 D、马丁·路德·金遇刺 解释:A、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   B、古巴导弹危机在1962年10月16日一29日;   C、赫鲁晓夫下台在1964年10月;   D、马丁·路德·金遇刺在1968年4月5日。   答案比实际时间晚,说明成就动机较高;   否则较低。 因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对事情经过比较担心,常把过去的事件回忆得与现实更近一些。 4、马上计算出刚才做的3道题测验花了多长时间?可以精确到几分几秒。 你的判断 —— 实际时间 解释: 如果你估计时间接近或多于实际经过的时间,说明成就动机较高; 如果估计得过于短暂,说明成就动机低。 因为你不担心失去时间。 成就动机的能量 成就动机在人的动机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决定人们在人生最终达到的高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两个人聪明才智大体相同时,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可能性要高。 ——成就动机水平决定目标选择和实现策略: 高成就动机者往往喜爱捕捉大目标,放弃一些小目标,一旦面临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会无所畏惧、勇于冒险。 在竞争情况下,高成就动机者也会有出色表现,毅力比低成就动机的人更长久。 参考书目 1.[美]格里格 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美]lawrence S. Wrightsman著:《司法心理学》,吴宗宪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英]古德琼森著,乐国安等译,《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美]罗柏特.J .桑普森等著,汪明亮等译, 《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北京大学出版社。 5.罗大华:《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End 郑莉芳 四川大学法学院zkejian@163.com CD2011 通知: 11.2 中午 13:00 “心理影片观赏与讨论” 即下次课请同学们准时到教室,观看影片,并积极参与讨论。 讨论情况视为一次平时成绩。 一、研究前提 1、犯罪心理的动力? —— 动机 2、影响犯罪动机的因素? —— 需要、诱因、情绪、目的 3、犯罪心理的内容? —— 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意志), ——个性心理特征(动机、人格、智力能力、气质) 二、犯罪心理的形成 1、犯罪动机的动力 2、犯罪动机的生成模型 关键点: 需要——导致机体紧张 图式—— 认知的基本结构 诱因—— 经过认知强化或阻碍需要 情绪—— 部分经验影响认知与动机 图式经验与认知的互动 3、犯罪心理的强化、弱化 4、犯罪心理的转化、消灭 动机与需要的调控 案1:姐姐捂死精神病妹妹案 婷婷,1988年2月21日出生,娟娟,同日晚半小时出生。 2001年3月,妹妹娟娟因感染脑膜炎深度昏迷18天,醒后留下后遗症——狂躁型器质性间接性精神病:无法控制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娟娟的攻击性: 1、如要求没满足,用刀砍父母,用凳子砸姐姐;家人多次受伤 2、邻居招呼两句,就扇耳光; 3、喜欢动物,但是抚摸一下就提起来就摔 4、犯病时拖着被拴的床满屋转,把四周的墙都砸烂了 经过两次手术后愈发严重,因多年治疗未愈,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 婷婷为帮助母亲照顾娟娟的生活也被迫休学,曾为此服药自杀。 2007年8月10日,因娟娟病情恶化,家人把她送进了收费比较便宜的彭州市精神病院。 住院期间,娟娟生活不能自理。 8月21日晚,经医院通知,婷婷及其父母等前往医院探望,处理陪护事宜,婷婷目睹了妹妹大小便失禁、下身赤裸的惨状 。 此时,婷婷提出留在医院陪护并得到父母同意。 随后,婷婷为娟娟擦洗了身体。次日凌晨2时许,婷婷用枕头将娟娟捂死在病床上。 凌晨3时许,婷婷打电话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事后经鉴定,婷婷患有抑郁症。 问:婷婷的犯罪动机形成过程? 需要: 身体与精神双重折磨——压力排泄渠道缺失—— 释放压力 诱因: 目睹妹妹生活不能自理的惨状 动机: 突发性,在情境刺激下产生 判 决 2009年2月26日,彭州市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宣判,被告人婷婷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由于患有抑郁症,有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并有自首情节,认罪态度较好,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十天后,检察院以“法院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量刑畸轻”为由,提出抗诉。 理由:违反罪刑法定、缓刑制度 二审维持 知识点:安乐死 安乐死 又称尊严死,对身患绝症,治愈无望,处于难以忍受的极度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病人,应其本人要求,采取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死亡的行为。 积极的安乐死 消极的安乐死 安乐死= 故意杀人? 法律、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