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阿房宫赋课件.ppt

2017年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阿房宫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1哀之;后人2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3而复哀后人4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灭族的是秦统治者,也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诸侯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强秦;如果秦(在统一全国后)同样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么就可以从二世、三世以至传到万世一直作君王,谁能灭掉(它)呢?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文章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阿房宫赋》 “古来之赋,此为第一” 探究(1)作者是晚唐朝代的人,却去写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事实,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大意 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二、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 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 四、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覆辙。 叙 议 谏 外观 耗费巨大——蜀山兀 规模广阔——三百余里 楼阁纵横——几千万落 歌舞不绝——气候不齐 宫女如云——闲置后宫 珍宝如山——弃掷逦迤 内景 铺陈直言 抒情议论 秦灭亡的原因: 暴敛百姓 挥金如土 一朝覆亡 阿房焚毁 秦灭亡的教训: 族秦者秦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阿房宫赋 与过秦论比较 由外到内 由人到物 夸张铺陈 宫室雄伟 生活奢靡 横征暴敛 挥霍无度 穷奢极欲 众叛亲离 后人不鉴 重蹈覆辙 因 果 明旨 总结全文 主题: 借古讽今,通过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的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总结全文 写作特色: 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阿房宫赋 第二课时 《阿房宫赋》词语、句式归纳 词 汇(一) 1 、数词 黄鹤一去不复返 统一、一致 六王毕,四海一 一体 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2、专一 上食埃土,下应黄泉,用心一也 3、全、都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4、乃、竟 靖国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 “一何”:多么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 返回 词 汇(二) 1、爱 爱其母 喜爱 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 怜惜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喜欢 晋陶渊明独爱菊 2、舍不得,不愿意放弃,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 返回 词 汇(三) 1、拿,拿来占有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取出,提取 青,取之于蓝 2、攻取,攻下 秦人伐晋,取武城 夺取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同“娶” 取妻如之何? 4、助词,“着”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取 返回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②士大夫之族 ③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④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⑤族疱月更刀 族 灭族 种类,类 同姓的亲属 聚结 众,普通,一般 ①使秦国灭族的是秦国,不是(其他)天下的人民。 ②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 ③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就都起来而灭亡了秦的家族。 词 汇(四) 三、虚词“焉”和“而”的用法 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2.或师焉,或不焉 3.且焉置土石 4.焉用亡郑以陪邻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形容词尾,“……的样子” 兼词,“于之” 疑问代词,“哪里” 反问语气,“何必” 兼词,“从哪里”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 2.不敢怒而敢言 3.谁得而族灭也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顺接连词 转接连词 修饰连词 并列连词 递进连词 三、注意文言虚词的用法 解释句子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 (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向西面。 2、不敢言而敢怒 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