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农村语文教师成长足迹——路.docxVIP

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农村语文教师成长足迹——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农村语文教师成长足迹——路

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农村语文教师成长足迹——路   资料 农村语文教师成长足迹——路   庄河四中 赵 坤   我是庄河第四初级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校地处庄河最北部的僻远山区。从教二十年,蓦然回首凝望成长的痕迹,我迷茫过,我徘徊过,但我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因为那里有我播种的希望,耕耘的汗水和成功的果实。   一、路在脚下   我是1989年7月毕业于大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也许命运不公,毕业时被“如来佛”一手掌拍到了庄河最北面与鞍山市接壤的乡镇学校——塔岭4中(我初中时的母校),更为可悲的是,我竟然被分配到了4中的分校,一个更为偏远的地方。当时我班有13个来自于庄河的学生,只有我一人被分配到了农村。俗话说:“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我在大学中那些美梦刹那间破灭了。我清晰地记得报到那天的情景:破烂不堪的学校,苍老而熟悉的老师,陌生而土气的学生……我真的在这里工作一辈子吗?我不甘心。工作伊始,我就着手函授辽大本科,为自己早日离开这个地方镀点金。我拼命地边教学边学习,本来胸有成竹准备考试,结果,当我接到通知时,已经是考完试的第二天,但我照例挤上了去沈阳的列车,去学校询问是否有补考的机会。结果,我失望了,我捶胸顿足,函授大本就这样“夭折”了。我问苍天“路在何方”?为什么信息这么闭塞?为什么交通这么不发达?我痛苦,迷惘,但当我拿起教鞭走进课堂时,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内心中最为柔软的一面被打动了,我不忍心让孩子们失望,我希望孩子们成长起来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我骨子里的倔强和不服输也起来作用。从这一天起,我就立志扎根农村这一片净土。最初我曾先后几次跟领导提出当班主任、教初三的申请,但都被领导一一拒绝。我知道领导是怕我走(当时我是庄河四中唯一的正规院校毕业生)。我没有灰心,暗下决心:一定用成绩和水平证明我自己。从此,我就在庄河农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学校,这所小学校的一个小分校,度过了我教学生涯中的10年。在这十年中,我靠的是“争”,取得了一席之位。我的能力,我的实力证明“我能行”。   1.“争”成绩   我知道,作为一个新教师,一个家长不了解的老师,要想提高知名度,只有靠成绩说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当时只靠一本教参上课的我,为了给自己充电,拿出月工资三分之一买书,如《中学语文教学》《读者》《语文教师》等刊物。在实践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我曾经对语文课“长篇如何短上”探讨过,尝试过,形成一套教学模式:(1)问题引路法(2)词语牵引法(3)重点赏析法。并在《多收了三五斗》中进行验证,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得到了前任市教研员张老师的极高的评价。在写作方面,我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山区经济和信息受阻情况下,我让学生每天回家看新闻,第二天收集整理,最后编了一本《天下事我知道》作为作文素材,让学生终身受益。我还利用教材积累材料,提出“如何利用课文巧作文”,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尝试,又一次得到市教研员王老师的认可。我知道“机会常常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有一年,初三老师病了,需要长期休息,我“厚着脸皮”申请教初三。我深知:责任重大。在语文教学中我立足于实际,从提高学生成绩入手,我甘当一个学生,每天奔波于听课和上课中。我离开了家,离开了刚满三岁的孩子,搬到了离家20里的学校住,在那里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心中满满装着百十双求知的眼睛。当中考成绩单捧到手中时,我眼睛湿润了,学生的语文平均分比当时校部高十五分。那不是分,那是汗水,那是心血,那是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见证。   2.“争”职位   我知道,“不当班主任的老师,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因此,我教好本科同时,尽力做好“额外”的工作。我曾到离校30里以外的学生家家访过,曾多次做过后进生工作,曾多次资助贫困孩子学费,我不是班主任,但胜似班主任,所以在家长和学生中“争”得了很高的威望。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校有一班主任是民办教师,要参加“转正”考试,我“偷偷地”承担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我代理了近两个月,班级大有起色。我终于“争”到班主任职位。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用扬鞭自奋蹄”,所任班级曾获得“大连市优秀班级”,个人“获得大连市优秀班主任”,我曾代表庄河四中在庄河教育局举行的班主任经验介绍中,我做了题为“大连市优秀班级就是这样获得的”的报告,博的阵阵掌声。那不是掌声,那是一种佩服,那是一种感动,那是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见证。   回眸最初的十年,我历练了一种本领,那就是适应了在竞争中求生存。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二、脚下有路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山区教育也大有改观。上级合校并班指令已下达,我随分校一起走进了离家更远的校部,又开始了我第二个十年的教学生涯。在这十年中,我靠的是“创”,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农村语文教学的新路。我的尝试,我的实践,我的成功证明:“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