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铣削毛刺.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铣削毛刺.doc

PAGE 微铣削毛刺形成的表征和建模摘要 机械微加工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应用在各个领域上,如生物医疗设备,光学,电子,医药,通信和航空电子组件制造。为了确保足够的功能,也有形式和在生物医学像人工耳蜗植入和金属光学设备的情况下完成的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加工后表面必须无毛刺。为了解决微加工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实验研究,探讨主要工艺参数,即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刀具直径和凹槽数量对毛刺形成的影响即退出毛刺和顶部微铣削操作中产生的毛刺。实验在微铣削操作的过程中,使用田口方法进行的,显示三种类型的毛刺形成机制,这些都是:材料的横向变形,弯曲,撕裂的缺口。此外,三种类型的毛刺,观察包括:向下铣削的泊松毛刺,毛刺翻转和撕裂最多铣削毛刺。此外,它是观察,切深度和刀具直径的主要参数,显著影响的毛刺高度和厚度。然而,速度和进给速度有小毛刺厚度和高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除了实验分析,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分析模型来预测毛刺高度并退出毛刺。该模型是建立在毛刺形成的几何和从缺口形成到毛刺形成的过渡工作的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请注意,毛刺的预测微铣削的高度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是由于材料去除和过程中遇到的切割,尺度的微观结构的影响的复杂的几何形状。该模型进展的非常好并且预测误差范围在0.65和25%之间.  1。序言 铣削形成毛刺以及微铣削的操作是深入的研究课题,因为这些操作应用在注塑模具和模具微流体设备,燃料电池的原型和制造(微通道),管状零件液体过滤的生产中.在光学领域的一些应用,电子,医药,生物医疗设备,通信和航空电子设备需要无毛刺组件。然而,它指出,所有微观以及宏观的加工工艺过程都会在加工的零件上留下毛刺.,虽然小尺寸零件上的毛刺较小,它们在装配的微小部件的过程中也会引起相似的困难。此外,去除更小尺寸组件的微毛刺(几百微米的顺序),更比宏观部分相应的毛刺困难,因此,在微细加工制造零件的过程中,微毛刺形成的建模和控制,假定的意义很多. 在这方面,许多研究者已研究和设计毛刺宏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微型铣削进程。在宏观铣的过程中,[1]Olvera和巴罗分析出口毛刺和顶部毛刺的形成,在一系列单齿面上测试不锈钢。[2]Tsann和林研究毛刺形成和工具的切削。[3]Kim等人表明,金刚石铣刀大大减少毛刺的形成,在硬质合金刀具铣削铝的过程中。 Kishimoto等人[4]研究侧翻毛刺的形成,它促进了工具退出边缘端面铣削的操作。[5]Chern报道的五种类型的毛刺,即发生波浪型,卷曲型,刀型,边缘突破型和二次毛刺型在铣毛刺铝合金面的时候。[6,7] Narayanaswami和Dornfeld开发了一种算法,以尽量减少在任意形状的多边形面铣的毛刺的形成。他们的模拟结果表明,刀具的位置,刀具半径和方向的一部分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以尽量减少毛刺的工作边的长度。[8]Dornfeld提出的毛刺最小大小策略在高的工具,参与面铣条件毛刺尺寸最小化战略。[9]阿维拉和Dornfeld发现面对Al - Si合金的铣削毛刺高度的运动学参数和刀具几何效应。他们提出了一个切削刃毛刺形成的预测类型的退出序。此外,[10-12]许多研究者报道的加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材料的毛刺形成。[13] Gillespie研究的最终铣中产生的毛刺的大小加工变量的影响,并解释这些毛刺的形成机制。在微铣削操作的情况下,[14]李某和Dornfeld研究微钻井作业中形成的微毛刺,通过过程控制其最小化(采用立铣刀)。他们调查了在上面形成的毛刺的切割速度和尖端半径的影响. 文学的上述审查表明,在宏观铣削过程中毛刺的形成已在广泛使用的实验和预测分析建模中研究。有工作关于毛刺型成机理的报道[15-18]。各种金属加工/微细加工毛刺高度预测的方法也已在文献中报道19-21]。但是,它是远远不够全面,特别是在微细的领域很少的工作在文献中报道。[14,16,22]它可能会注意到,每齿进给刀具的刃口半径的比例通常比传统铣削的情况下更大。相反,它是小于在微铣削的情况下的大小。这个因素在微观尺度和可能的毛刺形成机制改变了端铣的机制。因此,微铣削毛刺形成机制的具体研究是必要的。 这项工作的目标是为不同的工作使用的统计技术的材料在微年底铣削毛刺形成的实验表征。此外,工作的目的还在于发展一个分析模型来预测在微铣削操作毛刺高度。本文四个部分组成,前两个部分都集中在实验表征和随后的两节目前的模型开发和实验验证。2。毛刺形成的实验鉴定 这项工作的总体主题呈现在图1中。在本节中,讨论了在微铣削中毛刺形成的实验表征。毛刺高度造型方面在下一节讨论。实验毛刺表征涉及两个和三个混合水平实验。毛刺高度和厚度的定量评估通过使用田口方法已经完成。另一方面,毛刺形成的机理和类型的定性分析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其横截面而完成的(见图1)。2.1。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