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级数字测图集中实习(数字测图)咸安实习基地(定稿).pptVIP

14年级数字测图集中实习(数字测图)咸安实习基地(定稿).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三、实习具体安排 每个小组联合测一条10-15点的三维闭合导线。(检核点的个数不低于1个。 2、控制测量 * JM19 D11 E02 JM01 E16 E17 E12 JM03 JM05 JM18 E15 图根平面控制(略,上学期已实习 闭合导线) 图根高程控制(略,上学期已实习 三角高程) * 三、实习具体安排 (1)采集模式 — 测记法(全站仪内存记录) (2)平面采用极坐标法、量距法、交会法等 原则:能够计算出待定点的坐标 (3)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4)高程采集点间距15米左右,平坦地区可放宽到1.5倍 (5)地物特征点:轮廓点和中心点 (6)地貌特征点:方向和坡度变化点 3、碎部点采集 * 可到/下载模拟软件 三、实习具体安排 3、碎部点采集 地物的分类 地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地物,如河流、湖泊。另一类是人工地物,如房屋、道路等。 三、实习具体安排 3、碎部点采集 — 地物特征点采集 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形状和大小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在图上的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2)非比例符号:轮廓较小,无法按比例尺在图上表示其大小,或不便于按比例尺表示,只能按规定的符号表示,此类地物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 (3)半比例符号:线状延伸的地物其长度能按比例尺描绘,而宽度则不能,称为半比例符号 (4)地物注记:用文字或数字对地物进行注记和说明,统称为地物注记 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地物特征点主要是地物轮廓的转折点,如房屋的房角,围墙、电力线的转折点、道路河岸线的转弯点、交叉点,电杆、独立树的中心点等。 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可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由于地物形状极不规则,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凹凸部分在图上大于0.4mm时均应表示出来;在地形图上小于0.4mm,可以用直线连接。 东 大 道 坚5 5.40 5.35 三、实习具体安排 3、碎部点采集 — 地貌特征点采集 地貌符号 地貌在地形图上通常是用等高线表示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三、实习具体安排 3、碎部点采集 — 地貌特征点采集 等高线分类 1)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 2)计曲线:从零米高程的等高线起算,每隔四根等高线加粗并注记高程的一根等高线。 3)间曲线: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又称半距等高线 4)助曲线: 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又称辅助等高线 。 三、实习具体安排 3、碎部点采集 — 地貌特征点采集 地貌特征点应选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和山谷的地形变换处、山坡倾斜变换处和山脚地形变换的地方。 ??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是地性线(亦称地貌结构线:它是地貌形态变化的棱线,如山脊线,山谷线,倾斜变换线,方向变换线等),因此地貌特征点应选在地性线上。例如:山顶的最高点,鞍部、山脊、山谷的地形变换点,山坡倾斜变换点,山脚地形变换点等处。 三、实习具体安排 3、碎部点采集 — 地貌特征点采集 倾斜变换点 方向变换点 山顶点 鞍部点 山脊线 山谷线 三、实习具体安排 3、碎部点采集 — 地貌特征点采集 测图比例尺 地貌点 最大间距 /m 最大视距/m 主要地物点 次要地物点和地貌点 一般 地区 城市 建筑区 一般 地区 城市 建筑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5 30 50 100 60 100 180 300 50 80 120 — 100 150 250 350 70 120 200 — 碎部点的最大间距和最大视距 三、实习具体安排 4、绘制草图 (1)应注明点号 (2)每测10个点和测站对点号 (3)画清地物的相对关系 (4)采用近似比例 数据进入CASS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