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故事 走,逮“爬叉”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生活故事 走,逮“爬叉”去

家庭生活故事 走,逮“爬叉”去   又是一年“爬叉”时。   22日,在学校值班,媳妇说:“值完班,咱们带儿子去树木园逮爬叉去。”   我说:“好。”   说到逮爬叉,7岁多的儿子立刻兴奋起来,说:“爬叉不就是“马几了”吗,赶紧走,逮去。”做一下简单的准备,一个手电筒、一个塑料袋,就足矣了。   骑着“电驴”,我对儿子讲:“爬叉,学名叫蝉,又叫知了,是蝉面临蜕变的幼虫,有的地方又叫“马几了”,你是不是读过描写蝉的古诗?”   儿子想了一会儿,不耐烦了,说:“不知道,不知道,我没学过,你说你说。”   我说了一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蝉的叫声使树林显得更加幽静,鸟雀的叫声是深山显得更加僻静。”   儿子听的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到树木园,已经快8点了,此时的树木园没有一丝风,显得越发的燥热,听见知了的叫声叫人心烦。   我对媳妇说:“这两天没下雨,估计少的很。”   媳妇说:“看看吧,总会有的。”   沿着一号步行线路,我们向树木园深处走去。媳妇拿着手电,我拿着手机,听见媳妇说:“哎,这儿有一个。”儿子赶忙说:“给我,给我。”走近一看,原来是蜕过皮的知了壳,空欢喜一场,不过儿子说知了壳也要,他小心翼翼地把知了壳放进小袋子里,生怕它掉了似的。接着,我也找到了一个知了壳,儿子又把它放到塑料袋里。   越往深处,手电筒的亮光忽明忽暗,人也越来越多,都是逮爬叉的,走在这树林里,汗都把衣服溻湿了,还在继续,“功夫不负有心人”,媳妇终于找到一个,这只已经爬到树的中间了,我们慢慢的把它弄下来,怕它掉到草丛里找不到,终于到手了,儿子高兴极了,赶紧去拿,我们继续找,突然身后儿子叫起来:“夹到我的手了!”我说:“没事,儿子,勇敢点,拿开它,把它放到袋子里。”接着,我又发现一只,它的在灯光的照射下外壳很亮,儿子赶紧过来,这只爬叉好像知道我们要逮它,顺着大树想向上爬,只不过还是没逃过我们的手心,儿子大声说:“看你还跑,这一只真大。”   今天晚上,运气还不错,随后我们又陆续逮到3只,一共逮到5只,我告诉儿子:“如果雨后来逮,会逮的更多。”儿子问:“为什么?”我说:“雨后,雨水渗透到土壤里,爬叉很容易从土里钻出来,如果那时来逮,收获会更多。”   我记得小时候在老家逮爬叉的时候,那时候爬叉非常多,一到晚上,我们几个伙伴不干别的,就逮爬叉,有时候不用手电,就用手在树上摸,也能逮到可多;白天也能逮,爬叉一般在树底下的土里,如果你看到小拇指甲盖还稍小的口时,用手一抠,就能逮到,还要注意不要堵住洞口,有时洞口较深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水灌,爬叉怕水,喝的多了,受不了,就从洞口自己出来了,我们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手到擒来,如果找到一个爬叉洞,很可能附近就有很多,这时候该用到铁锨了,在原来洞口的附近铲土,就会有想不到发现。爬叉逮到之后,除了炸炸吃还可以卖个零花钱呢,想想那时的童年,真是一大乐趣呀。   现在,带着儿子,一家人去逮爬叉,锻炼锻炼身体,多少无所谓,最主要的是愉悦愉悦心情,带孩子一起乐和乐和。   走,逮“爬叉”去。   又是一年“爬叉”时。   22日,在学校值班,媳妇说:“值完班,咱们带儿子去树木园逮爬叉去。”   我说:“好。”   说到逮爬叉,7岁多的儿子立刻兴奋起来,说:“爬叉不就是“马几了”吗,赶紧走,逮去。”做一下简单的准备,一个手电筒、一个塑料袋,就足矣了。   骑着“电驴”,我对儿子讲:“爬叉,学名叫蝉,又叫知了,是蝉面临蜕变的幼虫,有的地方又叫“马几了”,你是不是读过描写蝉的古诗?”   儿子想了一会儿,不耐烦了,说:“不知道,不知道,我没学过,你说你说。”   我说了一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蝉的叫声使树林显得更加幽静,鸟雀的叫声是深山显得更加僻静。”   儿子听的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到树木园,已经快8点了,此时的树木园没有一丝风,显得越发的燥热,听见知了的叫声叫人心烦。   我对媳妇说:“这两天没下雨,估计少的很。”   媳妇说:“看看吧,总会有的。”   沿着一号步行线路,我们向树木园深处走去。媳妇拿着手电,我拿着手机,听见媳妇说:“哎,这儿有一个。”儿子赶忙说:“给我,给我。”走近一看,原来是蜕过皮的知了壳,空欢喜一场,不过儿子说知了壳也要,他小心翼翼地把知了壳放进小袋子里,生怕它掉了似的。接着,我也找到了一个知了壳,儿子又把它放到塑料袋里。   越往深处,手电筒的亮光忽明忽暗,人也越来越多,都是逮爬叉的,走在这树林里,汗都把衣服溻湿了,还在继续,“功夫不负有心人”,媳妇终于找到一个,这只已经爬到树的中间了,我们慢慢的把它弄下来,怕它掉到草丛里找不到,终于到手了,儿子高兴极了,赶紧去拿,我们继续找,突然身后儿子叫起来:“夹到我的手了!”我说:“没事,儿子,勇敢点,拿开它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