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业评价方案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业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反映学生在品德与生活学习中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评价原则 1、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品德与生活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评价学生,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 2、评价的全程化:生活与品德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3、评价尺度的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4.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要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使评价主体间可以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重视学生、教师、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改变以往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互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使学生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交互活动。 三、评价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评价方式 1.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采用作品展示、技能考核、专题活动、相互交流、自我评价、操行评定、日常观察等。 2.课堂评价、阶段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一、评价目的 反映学生在品德与生活学习中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评价原则 1、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品德与生活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评价学生,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 2、评价的全程化:生活与品德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3、评价尺度的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4.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要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使评价主体间可以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重视学生、教师、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改变以往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互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使学生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交互活动。 三、评价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评价方式 1.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采用作品展示、技能考核、专题活动、相互交流、自我评价、操行评定、日常观察等。 2.课堂评价、阶段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一、评价目的 反映学生在品德与生活学习中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评价原则 1、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品德与生活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评价学生,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 2、评价的全程化:生活与品德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3、评价尺度的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4.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要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使评价主体间可以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重视学生、教师、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改变以往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互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使学生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交互活动。 三、评价内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评价方式 1.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采用作品展示、技能考核、专题活动、相互交流、自我评价、操行评定、日常观察等。 2.课堂评价、阶段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