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湖北省市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6年4月25日一、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社会转型下的清代鄂西南土家族妇女长期以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形成了由独特的语言、宗教等构成的民族传统和习俗文化。清中叶前土家族地区妇女仍旧秉承“中古夷俗”“配合自由”的观念,在文化习俗方面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少,其婚姻形式以姑舅婚、收继婚、同姓婚为主。男女婚恋形式较为自由,婚姻关系也较为松散,且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享有较大的话语权。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使鄂西南的土家族经历了一场急剧的社会转型。国家对社会秩序和风俗习惯予以全面调整和影响。一方面我们看到以儒家文化和宗族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正统文化迅速改变着民众尤其是妇女的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也在不断地调适互动中顽强延续。为强化对这一地区的文化控制,官方大力在思想观念上灌输儒家伦理,加强儒家教化。民众也逐渐接受汉族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大部分女性摒弃固有的婚恋习俗,融入儒家伦理文化,这一转变从守节守贞的节妇烈女不断增加鲜明地体现出来。改土归流以来,国家在这一地区禁止男女混杂同坐、背夫私逃、私自改嫁等旧俗,宗族观念认为节妇烈女是光耀门楣之人。同时士绅在方志中大量书写节妇烈女的事迹,并上报旌表,引导了当地妇女观念的变化。这一时期,节妇烈女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出现了井喷式地涌现。同治《建始县志》载:“郑张氏,年二十九而孀,夫弟谋夺其节,氏闻之故跌伤肢体,呻吟床褥,暗使人戒娶者曰:‘必若是,先杀子,后自杀也。’娶者惧,乃止。”面对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但仍有部分妇女选择恪守原有的文化习俗与生存逻辑。很多地方以“女儿会”的形式来延续鄂西南地区的传统婚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恩施石灰窑、大山顶等地,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和七月十二,流行借“女儿会”赶集之名来寻找意中人或私会情人。虽然学界对于女儿会的起源时间目前尚无定论,但这并不影响对其背后文化现象的解读。其一,这种习俗根植于母系氏族遗存中。其二,根植于地方性知识和文化传统之中。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素有“年小月半大、鬼神也有三天假”的说法,女儿会与月半节正好为同一天,女性借赶集来幽会情人,久而久之成为民众默认的文化现象。其三,这一活动根植于地方市场体系和土客文化交流与互动之中。据同治《恩施县志》记载:石灰窑集场属于恩施东南隅十三集场之一,移民和流动人口很多。在集市上,借贸易为名,未婚男女趁机寻找配偶,互赠定情信物,已婚女性也不受约束,与过去的情人会面。这些流动人口,由于离开以往生活环境,脱离了原来社会文化的监督和约束,更容易接受鄂西南地区较为开放、自由的婚恋形态,因此集市也成为了男女自由婚恋的公共空间之一。当中央王朝强制推行儒家社会文化政策时,土家族地区的女性面对现实做出不同面向的抉择:一部分女性以遵从礼制的节妇烈女形象存在,成为儒家社会性别伦理中的典范;另一部分女性则选择坚守传统自由婚恋的习俗,以“女儿会”的形式延续着土家族婚恋习俗。从这个意义讲,女儿会不仅是对传统婚俗的固守,同时也是地方文化传统和地方性知识在社会变迁中的自觉调适和延续。 (选自2014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不能体现鄂西南土家族妇女“中古夷俗”“配合自由”观念的一项是( )A.清中叶以前鄂西南土家族在文化习俗方面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少,其婚姻形式以姑舅婚、收继婚、同姓婚为主,婚姻关系也较为松散。B.改土归流前的鄂西南土家族地区较少受到以儒家文化和宗族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正统文化影响,男女混杂同坐、背夫私逃、私自改嫁等现象比较平常。C.在相对闭塞的恩施石灰窑、大山顶等地,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和七月十二,流行“女儿会”来延续传统婚俗。D.同治《建始县志》记载:“郑张氏,年二十九而孀,夫弟谋夺其节,氏闻之故跌伤肢体,呻吟床褥,暗使人戒娶者曰:‘必若是,先杀子,后自杀也。’娶者惧,乃止。”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女儿会的出现是因为鄂西南土家族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在地方市场体系和土客文化交流中享有较大的话语权。B.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使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文化被儒家思想完全控制,土家族民众逐渐接受汉族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C.中央王朝对鄂西南土家族强制推行儒家社会文化政策,使得当地民众尤其是妇女在不断地调适互动中前行,妥协与坚守并行。D.地方士绅在方志中大量书写节妇烈女的事迹并上报旌表,成了节妇烈女在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出现井喷式地涌现的最主要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家族传统婚恋习俗的形成与历史上鄂西南土家族地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受约束较少、妇女地位较高等因素有相当大的关系。B.由于汉族文化的渗透,导致了当地妇女观念的变化,女儿会成了鄂西南土家族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春期西版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春苏科七年级下第八章《幂的运算》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初一数学试卷分析.doc
- 2017年普通高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普通高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普通高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上海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普通高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真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普通高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真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普通高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普通高学校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2017年普通高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湖北省感市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湖南省水江市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湘教版学七年级下学期《数据的分析》专题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湘教版学七年级下学期《空间与图形》专题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湘教版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评价模拟测试(基础卷)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湘教版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评价模拟测试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湘教版学七年级下学期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基础卷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湘教版学七年级下学期第六章《数据的分析》提升卷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湘教版学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直角三角形》单元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 2017年湘教版学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四边形》单元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