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教师的生活随感文章 野菜小记
小学教师的生活随感文章 野菜小记 春暖花开,正是采摘野菜的季节,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塑料大棚蔬菜还未兴起的年代,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几乎都是吃着野菜度过春天的。 每年初春,最先能吃的野菜是白蒿,小时候,我一放学回家,就跟着爷爷或奶奶到地里挖白蒿。那时候,田间地头,小路两旁,一片一片的,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挖满一小篮子。回到家里,洗净以后,拌上玉米面,上笼蒸熟,而后撒上一些盐和蒜泥,既没有香油,更谈不上味精之类的调料,可对于吃了一冬白菜、萝卜的我们来说,那可称得上是山珍海味了。 “二月金针三月蒿”,白蒿老了,不能吃了,我们就去地里挖荠菜和面条菜,这两种野菜,我们土话叫水扑棱棵和面条棵,它们的吃法主要是凉拌,用水洗过之后,放在开水里煮一煮,然后捞出来用冷水激一激,浇上盐水、蒜泥,搅拌均匀,亦是美味佳肴;当然,有时候,我们也用它们掺上粉条包“角”,这是一种类似于包子的食物,只不过“角”的形状像圆锥体,而且是用高粱等粗粮做成的,那个时候,纯麦面的包子一般人家是很少吃的。 我们这里的野菜还有蒲公英嫩苗,土话叫黄花苗儿,凉拌之后,吃起来凉凉的,苦苦的;芨芨芽的叶片上有许多小刺,因此嫩芽才能煮好后拌着吃,据说这两种野菜都很去火气;猪毛衣菜尖尖的,挺剌手的,也只有嫩芽可以摘回家煮煮吃,偶尔的,我们还把它和大蒜捣碎在一起,拌着绿豆面条吃,亦是一绝。我的爷爷曾经是一名厨师,他能把许多别人从不吃的野菜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这使我们一家在那个物资相对贫乏的年代也过得有滋有味。 进入四月份以后,地里的许多野菜都开花了,再也不能吃了,不过别发愁,树上的花此时却正好吃着呢。榆钱儿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它们黄黄绿绿的,一长串一长串的,手一捋一大把,拿回家,拌上玉米面,用笼一蒸,吃起来又香又糯;沟桃穗儿蒸蒸也挺好吃的,筋筋道道的,十分诱人;槐花白花花的,我们一边摘一边生吃,蒸槐花,炒槐花,槐花饺子……现在回想起来都差点流口水。我们还把一时吃不完的槐花晒干,等到冬天蔬菜种类稀少时调剂着吃。 夏天来了,茄子、豆角、黄瓜等蔬菜下来了,饭桌上,野菜似乎绝迹了,但我们却永远也忘不了它们,因为是它们陪伴我们度过了那些青黄不接的艰难岁月。 春暖花开,正是采摘野菜的季节,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塑料大棚蔬菜还未兴起的年代,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几乎都是吃着野菜度过春天的。 每年初春,最先能吃的野菜是白蒿,小时候,我一放学回家,就跟着爷爷或奶奶到地里挖白蒿。那时候,田间地头,小路两旁,一片一片的,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挖满一小篮子。回到家里,洗净以后,拌上玉米面,上笼蒸熟,而后撒上一些盐和蒜泥,既没有香油,更谈不上味精之类的调料,可对于吃了一冬白菜、萝卜的我们来说,那可称得上是山珍海味了。 “二月金针三月蒿”,白蒿老了,不能吃了,我们就去地里挖荠菜和面条菜,这两种野菜,我们土话叫水扑棱棵和面条棵,它们的吃法主要是凉拌,用水洗过之后,放在开水里煮一煮,然后捞出来用冷水激一激,浇上盐水、蒜泥,搅拌均匀,亦是美味佳肴;当然,有时候,我们也用它们掺上粉条包“角”,这是一种类似于包子的食物,只不过“角”的形状像圆锥体,而且是用高粱等粗粮做成的,那个时候,纯麦面的包子一般人家是很少吃的。 我们这里的野菜还有蒲公英嫩苗,土话叫黄花苗儿,凉拌之后,吃起来凉凉的,苦苦的;芨芨芽的叶片上有许多小刺,因此嫩芽才能煮好后拌着吃,据说这两种野菜都很去火气;猪毛衣菜尖尖的,挺剌手的,也只有嫩芽可以摘回家煮煮吃,偶尔的,我们还把它和大蒜捣碎在一起,拌着绿豆面条吃,亦是一绝。我的爷爷曾经是一名厨师,他能把许多别人从不吃的野菜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这使我们一家在那个物资相对贫乏的年代也过得有滋有味。 进入四月份以后,地里的许多野菜都开花了,再也不能吃了,不过别发愁,树上的花此时却正好吃着呢。榆钱儿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它们黄黄绿绿的,一长串一长串的,手一捋一大把,拿回家,拌上玉米面,用笼一蒸,吃起来又香又糯;沟桃穗儿蒸蒸也挺好吃的,筋筋道道的,十分诱人;槐花白花花的,我们一边摘一边生吃,蒸槐花,炒槐花,槐花饺子……现在回想起来都差点流口水。我们还把一时吃不完的槐花晒干,等到冬天蔬菜种类稀少时调剂着吃。 夏天来了,茄子、豆角、黄瓜等蔬菜下来了,饭桌上,野菜似乎绝迹了,但我们却永远也忘不了它们,因为是它们陪伴我们度过了那些青黄不接的艰难岁月。 春暖花开,正是采摘野菜的季节,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塑料大棚蔬菜还未兴起的年代,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几乎都是吃着野菜度过春天的。 每年初春,最先能吃的野菜是白蒿,小时候,我一放学回家,就跟着爷爷或奶奶到地里挖白蒿。那时候,田间地头,小路两旁,一片一片的,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挖满一小篮子。回到家里,洗净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