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生优质课教案《木笛》教学设计
小学生优质课教案《木笛》教学设计 《木笛》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学华 教学目标: 1、抓住“笛声”反复揣摩、朗读,感悟朱丹内心的情怀。 2、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朱丹爱音乐但更爱自己的同胞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全班交流。 二、直奔笛声,解读笛声 1、师:刚才同学谈到朱丹由于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挥泪悄然离开考场,而面对一片莹莹烛光,他却伫立雪中,尽情地吹奏起来。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描写朱丹吹奏的那一曲木笛声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品一品。 2、根据回答,屏幕出示: “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 3、引导学生找出最能代表这首木笛曲的词语。并指导理解词语,同时把感情带入读词语。 4、深入解读后再次齐读这段话。 5、朱丹为什么会吹奏出这样如泣如诉的笛声呢? 三、揭开历史,再次感受笛声 1、师: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那是一段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堪回首又必须铭记的血泪史―― (视频呈现,教师解说) 出示一组数字: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大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了近300000人,大约是每分钟杀6个人。 1)齐读这组数字。 2)交流:读着这组数字,你觉得这仅仅是一组数字吗? 2、学生谈感受。 3、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次朗读写笛声的句子。 四、走进终试考场,感受民族精神。 1、师:以朱丹的艺术才华,演奏欢快的曲目并不难,但艺术是有人性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有精神的!在中华民族奇耻大辱的今天,他又怎么能让自己心爱的木笛流淌出欢快的乐曲呢?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对读考场上朱丹和大师的一段对话。 2、同桌讨论:考场上,朱丹放弃了什么?坚守了什么? 3、此时,你想对朱丹说些什么? 五、临近石碑,聆听生命心曲 1、那么,记住这一天的,仅仅是朱丹吗?还有谁?(一群孩子。)画出句子,指名汇报。 2、教师引读:从考场走出来的朱丹泪流满面,他披着满天的雪花,来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生接读: 3、交流:他们在干什么?走进孩子的心灵,想想他们在想什么? 4、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孩子们忘记了吗?朱丹忘记了吗?此时朱丹心中激情澎湃!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吹木笛) 师生配乐齐读“笛声悲凉凄切……翩然回旋” 5、师:同学们,这笛声,到底要向人们倾诉什么?请大家提起笔,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几句话。(配乐) 6、汇报自己写的。 六、总结拓展,铭记爱国之魂 1、这笛声我们听懂了,孩子们听懂了,还有谁听懂了?(音乐大师)大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为什么? 2、激情升华,铭记国魂 齐读诗句: 面对列强, 国破了 但精神的山河在 只要精神不灭阿 祖国,就永远有尊严! 《木笛》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学华 教学目标: 1、抓住“笛声”反复揣摩、朗读,感悟朱丹内心的情怀。 2、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朱丹爱音乐但更爱自己的同胞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全班交流。 二、直奔笛声,解读笛声 1、师:刚才同学谈到朱丹由于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挥泪悄然离开考场,而面对一片莹莹烛光,他却伫立雪中,尽情地吹奏起来。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描写朱丹吹奏的那一曲木笛声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品一品。 2、根据回答,屏幕出示: “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 3、引导学生找出最能代表这首木笛曲的词语。并指导理解词语,同时把感情带入读词语。 4、深入解读后再次齐读这段话。 5、朱丹为什么会吹奏出这样如泣如诉的笛声呢? 三、揭开历史,再次感受笛声 1、师: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那是一段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堪回首又必须铭记的血泪史―― (视频呈现,教师解说) 出示一组数字:南京大屠杀是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