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与画协奏曲.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与画协奏曲

“话”与“画”协奏曲   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讲道:“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所讲的故事、画面暗示的故事、图画暗示与文字结合产生的故事。”[1]事实上,图画和文字就是像是一首美妙的协奏曲中的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两个声部有时独立成段,有时互相融合,有时互为补充,从而形成了趣味无穷的绘本“协奏曲”。正因为绘本的这个特点,导致许多成人在指导幼儿阅读绘本时产生了困惑:到底是引导幼儿看图画还是读文字?图画是否比文字更重要?当幼儿只关注图画而忽略文字时该怎么办?当幼儿描述画面的语言和画面上印刷的文字不一样时怎么办?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试谈自己的看法。   一、图画为主,以“画”激“话”   研究结果表明,4岁左右的幼儿,在阅读时通常主要关注图画,极少关注文字。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教师的指导要顺势而为,主要发展幼儿的图画阅读能力,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过程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激发幼儿用语言表达观察结果的兴趣,让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让幼儿的“话”多起来。   1.利用画面的趣味情节,让幼儿“乐说”。   许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都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创作的,情节生动,具有趣味性,是吸引幼儿阅读的兴趣点所在。例如,在绘本《我爸爸》的封面上,有一位穿着睡衣、做着鬼脸的爸爸,就十分有趣,可以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趣味画面,让幼儿思考并讲述图书里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会做些什么事等。又如绘本《三只小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在熟悉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让幼儿再看绘本,让他们站在大野狼的角度重新审视原来的故事,会有崭新的、快乐的发现。绘本讲述故事的口吻幽默诙谐,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大野狼尝试为自己申诉,在快乐的学习中发展语言表达、思维、观察等多方面的能力。   2.利用画面的细节处理,让幼儿“想说”。   许多图画书作家善于在细节上做文章,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图画书的表现力,隐喻了作者的意图。李利安?H?史密斯说,“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2]教师如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细节,就能使画家的良苦用心变成激发幼儿语言表达欲望的催化剂。例如,在日本图画书作家佐佐木洋子的作品《散步》中,每一幅画面上都有一个挂在屋檐下的玩偶娃娃,玩偶娃娃的视线和表情,其实就代表着主人公小熊的视线和心情。在阅读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玩偶,跟随小熊的视线学习用语言表达,同时可以让幼儿模仿玩偶的表情,体验主人公小熊羡慕、开心等心情。又如,安东尼布朗的图画书《当乃平遇上乃萍》第九页,远远的背景之中,有一棵树燃起了熊熊大火,教师可以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联想,进一步体验母亲的愤怒心情。   3.利用画面的表达方式,让幼儿“会说”。   一本图画书通常有若干页画面,表现形式也有多种,有在一页上用多幅画面讲述一件事的,有多幅连页讲述一件事的,也有装帧比较特别的立体画面等。这些表达方式在使图画书变得更有吸引力的同时,也给了幼儿学习表达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单页多幅的形式,发展孩子运用关联词表达的能力。图画书《像狼一样嚎叫》中,小狗莫卡离开了主人,作者用了跑、跳、唱歌、撒尿四幅图表达了小狗愉快的心情。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习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小狗所做的事情;陈致元在图画书《咕叽咕叽》中,用一页上放三个场景的方式描述鸭妈妈带着孩子们生活的情景,教师可以让幼儿用“首先……接着……最后……”按顺序一件一件事情描述。这些画面的表达方式,能够给幼儿一种暗示,让他们学会按顺序观察、讲述,深入了解图画书的内容,学会“说话”。   二、图文兼顾,“画”“话”共长   5岁时,幼儿的图画阅读能力得到完善,他们在阅读中表现出对文字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策略阅读,全面理解绘本内容。   1.从图画到文字,发展前识字能力。   图画是幼儿第一时间关注的对象,同时,中大班幼儿对文字也有了一定的兴趣。这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画面,让幼儿理解画面、发展想象力的同时猜测文字的意思,在阅读过程中辩认自己认识的文字,体验猜字的快乐,发展初步的文字意识。例如,在《鼠小弟的小背心》一书中,“小”、“弟”、“大”等文字,都是幼儿认识的,教师可以让幼儿在书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字,看看与自己理解的画面内容是否相符,增加阅读乐趣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前识字能力。   2.从文字到图画,运用多策略阅读。   识字行为的发展会促使幼儿自发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3]也就是说幼儿已经能够结合文字与画面,判断图画书的内容。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多创设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幼儿学习结合文字与画面获得基本信息,再让幼儿说一说、演一演,在教师的帮助下整理阅读信息,学会阅读方法。例如绘本《十一只猫做苦工》,教师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