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无止境-余华风格变迁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无止境-余华风格变迁谈.doc

探索无止境-余华风格变迁谈第17卷第6期2002年12月天中学刊JournalofTianzhongVO1.17NO.6Dec.20o2探索无止境余华风格变迁谈吕豪爽(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余华9O年代风格的转变是其在现代与传统之间不断继承,不断超越的结果.在9O年代的作品中,余华放弃了先锋的冷酷与无情,但保持了叙述的克制与冷静;他抓住了人们对情感的推崇,又没有忽视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审美传统:他让温情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默默的显现,这显然又将其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完成了又一个自我超越.这是余华9O年代创作更具艺术魅力的终极原因,也是其9O年代创作较之8O年代创作的高明之处.这些都表明余华在创作之路上从未停止探索,而是始终处于自我不断超越的状态之中.关键词:余华:继承:超越:探索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261(2002)06.0059(03)余华是中国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西班牙,荷兰,日,韩等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其中≮活着》荣获台湾《中国时报》一本好书奖,香港《博益≯十五本好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余华作为一个4O多岁的年青作家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他的不断探索.众所周知,余华9O年代出版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作品与早期的《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有评论家把余华这次风格的变迁理解为反叛之旅的回归.而在我看来,这决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回归,而是余华在现代与传统之间不断继承,不断超越的结果.我们把余华的写作之途描述为不断继承,不断超越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将余华8O年代的作品和9O年代的作品相比较会发现其中有着相同的特质,这些特质和因素使余华9O年代的作品依然保持着先锋的品质,依然呈现着和传统不同的风貌.首先,在这些特质中,最明显的是其叙述方面的特色.叙述的克制,冷静,不动声色在余华的作品中得到了一贯的体现.作者不在叙述中插入议论或运用带暗示性的语句,而是把自己的感情隐藏起来,进行零度叙事.《现实一种》中,山岗为了报复弟弟山峰,将其诱到树下捆绑起来,并用木块固定他的两条腿,然后将烧好的肉骨头渣从山峰的脚涂到太阳穴,驱使小狗去舔,从脚底依次而上,山峰一直笑到断气.对这样的刑罚进行详尽,精确而又冷静的描述真让人不寒而粟,9O年代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余华在叙述死亡时小心翼翼的克制.《活着gt;中有这样一段:要埋有庆了,我又舍不得.我坐在爹娘的坟前,把儿子抱着不肯放手,我还让他的脸贴在我的脖子上……我那么坐着,眼看着天要亮了,不埋不行,我就脱下衣服,把袖管撕下来蒙住他的眼睛,用衣服把他包上,放到了坟里.我对爹娘的坟说:有庆要来了,你们待他好一点,他活着时我对他不好,你们就替我多疼疼他.……强烈的悲痛,浓浓的父爱都隐藏在近乎白描之中.作者的冷静克制只会使读者的感情酝酿积蓄到极点,喷薄而出.叙述的冷静,克制,不动声色似乎是先锋作家的普遍追求.余华对这一叙述方式的采用得益于加西亚?马乐克斯,余华认为马乐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所展示的就是作家克制的才华.他曾经这样评价这部作品:马乐克斯的叙述简洁和不动声色,人物和场景仿佛是在摄影作品中出现,而且他只写下了母亲面对一切的镇静.镇静的后面却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f2】H在我们看来,这段评价对余华的作品再合适不过了.相对于传统小说叙述者的大量介入,议论的随处可见,这种零度叙事能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大的阅读空间,增加作品的伸缩性和魅力.其次,余华8O年代与9O年代的创作还有一个相通之处,那就是对形式的重视,对有意味的形式的不懈追求.有些批评家坚持将现代派小说与先锋小说加以区分.他们认为前者表现了对于小说精神气质更多的关注,而后者则有着更鲜明的文体实验的指向.作为先锋小说代表作家之一的余华显然更关心文体,关心叙事技巧及小说的形式.8O年代的作品中,《十八岁出门远行》以少年的视角运用回忆的方式写出了世界的荒诞.《命中注定则将两个间隔三十年的生活片断并置在一起显示出强烈的宿命色彩.《两个人的历史》中,作者讲述了两个主人公在历史不同时收稿日期:2001.11.O2作者简介:吕豪爽(1979.),女,回族,河南驻马店人,西南民族学院中因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60?吕豪爽:探索无止境——余华风格变迁谈期关于梦的对话,体现出命运的无常.所有这些形式都给人术魅力的原因所在.带来不同的新鲜的阅读体验,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量运用想象,虚构等手段,割裂事件,细节同现实的联系.我们很难从中得到关于政治,道德等方面意义的暗示,我们能拥有的只有感觉,仿佛作品形式本身就已经给我们呈现出荒诞,宿命与无常.这也正是作者对有意味的形式追求的结果.90年代,作者并未放弃对形式的追求.《许三观卖血记》就是极好的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