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中学习生活地点点滴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常中学习生活地点点滴滴

- PAGE 7 -在常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1949—1951年) 周玉伦(作者为常中第三届(1951届)校友,1952年2月入常中任教,退休前任塘角小学校长。)校园美常中环境优美一派田园风光,从常平墟进入常中要通过一座宽大的木桥,接着是几百米长的高堤,堤两旁垂柳碧绿,稻香扑鼻。进入常中,三排U形的教室静静地伫立在那儿。学校周边,大树参天,叶浓荫密。端坐树下,凉风拂面,通体畅然。校园中间有大片草地,草绿如茵。每当假日入夜,游人如织,漫步于此。校园右边不远处,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流过,河水清清,岸沙白白,入夏,无数健儿在这里嬉戏游泳。左边有宽阔的草场,后边有三个篮球场,场地充足,众多学子在场地上活动锻炼。放眼望去,四野都是稻田、鱼塘、河涌。好一派田园景象。五一年夏天,广雅中学青年团领导人尹溢馀同志,不无羡慕地对常中校友说:有机会一定要到常中看一看。五二年暑假,周耀明校友带着广州市第二中学小部分同学来常中渡过了十多天。五五、五六年暑假,莞中在这里举办了两届夏令营,他们都陶醉其间,流连忘返。师生情1.一九五一年春,第三届毕业班,晚上返校复习。由于当时没有电灯,每个同学都自带煤油灯,灯光昏暗。有鉴于此,周焕辉老师找了一盏大光灯给该班用。一天晚上,焕辉给汽灯打气的时候,不慎,酒精、煤油喷在身上,随着火苗在他身上乱窜,怎么扑打,火也不灭,在场有一个同学奋不顾身,立刻冲上前去,抱着他在地上打滚,火熄灭了,周焕辉老师胸部、手臂留下永不消退的疤痕,而他却毫不悔恨。这一事例,感动了全校师生。2.一九五零年春的一次,在黄江,师生共同参加了减租减息宣传,晚上都睡在禾秆草上。半夜,伍时春老师发觉一个同学没有被子,蜷缩在禾草上,他立即拿着自己的被子跟那个同学一齐睡。3.一九五一年中考时,吴国杰校长询问毕业班同学到哪里投考,发觉周玉伦吐吐吞吞,知道他一定是经济有困难,于是资助了十多元给他到广州投考。4.一九五三年暑假,全省中等学校教职员几千人集中在佛山一中进行思想改造学习,历时六十多天,学习非常紧张。学生杨金亮曾先后写了几封信慰问老师。当詹样教导主任第一个获通过时,学生会即刻写信祝贺。思想改造结束,全体教师回校,这天是假日,但团支部、学生会组织学生回校列队欢迎并握手、拥抱。5.有一次购买新图书回校,几千册图书登记入册,图书管理员忙不过来,为了能让同学们尽快地看到新书,当时因张赛珍老师休产假而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地兼职代为管理图书工作的吴志明主任主动协助管理员编号、登记入册。在一、两天内让新书借到同学们手上。6.记得五一年末的一天深夜,临终前在宿舍里面不停地吐血的工友周某病危,在床上痛苦地呻吟,辗转反侧,甚至翻倒在地上,在旁照料的他的妻子马上呼救,住在对面宿舍的周树培老师和司徒梧老师闻声赶来,立即冲入病者寝室,看见地上血迹斑斑,也顾不上考虑患者得的是不是传染病,是否会被传染就把患者抱到床上,一直陪伴到第二天,事后死者家属对此十分感谢。7.一九五三年春,某一天某生物老师上课的时候,癫痫病发作,口吐白沫,两眼瞪白,腿脚抽搐,不省人事。这时,该班学生表现得极为镇静,几个学生立即搀扶着这位老师到椅子上休息,班长马上报告学校领导,随即几位老师赶来班上,合力抱着病者到教务处,帮他搽油、递茶,忙个不停。事后,这位教师家属十分感谢学校。报国心常中第三届同学紧跟共产党,政治热情高。解放初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历次政治运动,当时的青年团支部起了核心作用。1.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日清晨,模范壮丁队(当时共产党领导的地方军队)进入常平,路过教室旁边的小路时,还没公开的青年团员,发动了全班同学走出教室列队拍掌欢迎。2.解放不久,在团员带动下,我们星期六日到各墟、镇义卖小国旗,进行募捐慰劳解放军战士。足迹遍布常平、横沥、东坑、大朗、深圳等地。并在列车上向香港同胞卖旗募捐。港人同胞胸前别上小国旗,显得特别精神奕奕,神采飞扬,港人倍感光荣。周耀明、周焕辉、谢卢熊等三人还到香港向亲人募捐,并解说家乡一切生活安逸,秩序良好。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当时新一区政府的好评,并赠送了一面锦旗,上写“劳军模范”。3.一九四九年末,当时一区政府在常中组织了一支宣传队,到路东宣传“八字”运动政策,为“土改”做准备。当时这支宣传队以三届同学为主,一共二十多人,工作历时二十多天。由区府同志黄海、刘峰、卢慧、陈锦友、黄颖颐等同志带队,出发前区长亲自勉励我们:年青人要经得起考验。一路上我们唱起:“年青人,火热的心,跟随毛泽东前进……”,沿路引得不少行人观看。在这二十多天里,我们的工作是艰苦的,每天吃的跟当年的游击队一样:九两米,二钱油。晚上睡在祠堂禾秆草上。同学们幽默地说:“这是金针焗鲩”。白天练舞、排剧,晚上宣传演出。有时深入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