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百日咳.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日咳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典型症状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阵发性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分类增高。病程数周,常合并肺炎和脑病。一次感染,可获得持久免疫。 病原学 病原体是鲍特菌属的百日咳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和两端着色较深的短杆菌,大小为0.5~1.5×0.2~0.5μm2,光滑型菌株有荚膜和菌毛,但无鞭毛无芽胞。初次分离培养需用含甘油、马铃薯、血液的鲍-金培养基 病原学 (一)分相 根据菌落形态、毒力、抗原性的强弱、侵袭力的不同分为四相。 Ⅰ相:菌落光滑、能溶血、有荚膜、毒力强、抗原性强。适于制备百日咳全细胞菌苗。 Ⅱ相:为过渡型。 Ⅲ相:为过渡型。 Ⅳ相:菌落大而粗糙、无荚膜、无毒力、无抗原性、无致病力。 病原学 (二)抗原和物质 1.外膜蛋白:凝集抗原、丝状血凝素、百日咳杆菌粘附素。 2.细胞壁蛋白:组织胺过敏因子、淋巴细胞促进因子、胰岛素致活蛋白等。 3.其他毒性物质:气管细胞毒素、表皮坏死因子、内毒素、不耐热毒素、外毒素、腺苷酸环化酶毒素等。 病原学 (三)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30min或干燥数小时可死亡。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为病人(包括非典型病人和轻型病人)。传染期主要是发病开始的第1~3周,尤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家庭内传播较为多见。 流行病学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母体缺乏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递给胎儿,所以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新生儿亦可发病。病后可获较持久免疫(不是终身免疫)。但儿童经菌苗接种若超过12年,其发病率仍可达50%以上。 流行病学 (四)流行特征 世界流行,多见于温、寒带。一般散发。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 发病机制 ? 飞沫 百日咳杆菌 鼻咽喉 呼吸道粘膜 气溶胶? 内毒素 血 毒血症 发热 ? 脑 肺 支气管粘膜 ?? 脑病 肺炎 粘膜发炎 影响纤毛运动? 脑组织缺血、 缺氧、水肿 粘痰堆积刺激中枢 ? 颅内压增高 血液回流受阻 痉挛性咳嗽 ?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二)病理解剖 主要引起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粘膜的损害。主要是粘膜上皮细胞基底部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并可见细胞坏死。支气管和肺泡周围间质炎性浸润明显。气管和支气管旁淋巴结常肿大。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时可引起肺不张或支气管扩张。并发脑病者脑组织可有水肿、充血或弥漫性出血点、神经细胞变性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2~20d,平均7~10d。 (一)卡他期 从起病至阵发性痉咳的出现,病程约7~10d。 (二)痉咳期 病程2~4周或更长。 (三)恢复期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检查 (二)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 (三)细菌学检查 并发症 (一) 支气管肺炎 (二) 肺不张 (三)?肺气肿及皮下气肿 (四)?百日咳脑病 诊断 卡他期注意询问病史,若体温下降后咳嗽反而加剧,尤以夜间为甚且无明显肺部体征者应考虑百日咳的诊断。结合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分类明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