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采通风排水,车场,巷道.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采通风排水,车场,巷道

主井与风井主井井筒直径4.0m,采用2#罐笼加平衡锤提升。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设计为300mm。内设梯子间,敷设排水管、吸水管、压气管和电缆。井筒断面设计(1)选择井筒断面形状立井井筒断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两种,考虑到圆形断面井筒具有承受地压性能好、通风阻力小、服务年限长、维护费用底以及便于施工等优点,本次设计主井和回风井均设计成圆形断面。(2)选择罐道形式及材料设计选用木罐道、钢性罐道梁(工字钢)。主罐道梁选用I22a型(b×h=220×110mm)主罐道选用木罐道(b×h=180×160mm);次罐道梁(平衡锤罐道梁)选用I20a型(b×h=200×100mm),次罐道选用木罐道(b×h=120×110mm);梯子梁选用[14b型(b×h=140×60mm)。(3)断面设计①井筒各构件平面尺寸计算i.井筒主要装备:2#单层罐笼,长1800mm,宽1150mm;平衡锤,长1000mm,宽300mm,重3.3t。ii.罐道梁间水平中心间距:a. L1=m0+2(h-△s)+1/2(b1+b2)式中、L1—两相邻主罐道梁水平中心距离,mm ; M0—提升容器要求的罐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由罐笼型号确定,mm; h—罐道高度,mm; △s—连接处木罐道卡入钢罐梁的深度,取10mm; b1、b2—罐道梁的宽度,mm。故L1=m0+2(h-△s)+1/2(b1+b2)=1190+2×(160-10)+0.5×(110+110)=1600mmb. L2=m0+2(h-△s)+1/2(b1+b3)式中、L2—两相邻平衡锤罐道梁水平中心距离,mm ; M0—提升容器要求的罐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由平衡锤型号确定,mm; h—罐道高度,mm; △s—连接处木罐道卡入钢罐梁的深度,取10mm; b1、b3—次罐道梁的宽度,mm。故L2=m0+2(h-△s)+1/2(b1+b2)=1040+2×(110-10)+0.5×(100+100)=1340mmc.梯子间尺寸计算M=1200+m+b3/2S=H-d式中、M—梯子间短边梁中心线与井壁的交点至梯子主梁中心线间距,mm; m—梯子间安全隔栏的厚度,取100mm; b3—梯子主梁或罐道梁的宽度,mm; H—梯子间的两外边次梁中心线间距,即梯子间长度,取1400mm; S—梯子间短边次梁中心线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mm; d—梯子间另一侧短边次梁中心线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考虑方便安装,应不小于300mm。M=1200+m+b3/2=1200+100+110/2=1355mm;S=H-d=1400-400=1000mm。②利用图解法确定井筒直径经绘图量取井筒直径近似为3865mm,按500mm模数进级,确定主井井筒断面直径为4.0m。③支护厚度选用参照《井巷工程》表10-4,选取井筒支护厚度为300mm。故井筒的掘进直径为4.6m。④管缆布置按照管缆布置的原则,结合该井条件,管缆布置见井筒断面图。⑤工程量及材料消耗井筒净断面积:S净=πD净2/4=π×4.0 2/4=12.56m2;井筒掘进断面积:S掘=πD掘2/4=π×4.6 2/4=16.6m2;每米井筒混凝土量:V壁=(S掘-S净)×1=(16.6-12.56)×1=4.04m3;⑥罐道梁、梯子梁长度罐道梁长度按下式计算:式中、R—井筒净直径; C—每根罐道梁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故图5-1 主井井筒断面图 在保证罐道梁埋入井壁的长度须合乎要求的前提下,取长度10的整数倍,则各罐道梁长度分别为:L1=3860mm;L2=3400mm;L3=3780mm。梯子梁长度:Lt1=1063mm;Lt2=1374mm;Lt3=1366mm。根据实际情况,取值如下:Lt1=1070mm;Lt2=1380mm;Lt3=1380mm。风井设计回风井井筒断面净直径2.5m,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设计为200mm。内设梯子间,兼作第二安全出口。详见图5-2回风井井筒断面图。 回风井井筒断面图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包括通风方式(即进风井和回风井的布置方式)、通风方法(即矿井通风机的工作方法)以及由若干通风巷道和交汇点构成的通风网络。矿井通风方式 = 1 \* GB3 ① 中央并列式进风井和回风井大致并列于井田中央,由主井兼作回风井或专设中央风井。这种方式具有初期工程量少,建井期短,便于管理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进回风井之间漏风大,矿井的中后期通风线路长,通风阻力大,工业场地噪音大。这种通风方式适合于矿层倾角大,走向长度小于4公里的低瓦斯矿井。 = 2 \* GB3 ② 中央分列式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回风井位于井田上部边界中央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