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5.伤仲永 1.读准下列字音。 邑人( ) 日扳仲永(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环谒于邑人( ) 泯然众人矣( ) 卒之为众人( ) 2.解释加粗的字。 ①世隶耕( ) ②未尝识书具( ) ③并自为其名( ) ④指物作诗立就( ) ⑤稍稍宾客其父( ) ⑥或以钱币乞之( ) ⑦环谒于邑人( )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⑨泯然众人矣( ) ⑩受之于天( ) ⑾贤于材人远矣( ) 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 3.辨别以下加粗字的含义。 4.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粗词的意思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余闻之也/久 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父利其然/也 6.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政治家、文学家。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题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指出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父导焉________②其诗以……为意________ ③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④令作诗________ 2.选文中有一个通假字,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3.用“/”划出下句的句中停顿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4.翻译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泯然众人矣。 5.“父异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异”。仲永自身的“异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略加分析。 6.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作法又是怎样的? 7.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8.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方仲永由聪慧过人到泯然众人,这个悲剧主要是由其父的愚昧、庸碌、贪利造成的。假如方仲永生活在当今时代,其父是一名教师,其母是一名文艺工作者,而仲永自己又表现出了主动学习的愿望,那么他的结局又将会怎样?请展开想象,以“新时代的方仲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明确。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5.伤仲永 1.读准下列字音。 邑人( ) 日扳仲永(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环谒于邑人( ) 泯然众人矣( ) 卒之为众人( ) 2.解释加粗的字。 ①世隶耕( ) ②未尝识书具( ) ③并自为其名( ) ④指物作诗立就( ) ⑤稍稍宾客其父( ) ⑥或以钱币乞之( ) ⑦环谒于邑人( )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⑨泯然众人矣( ) ⑩受之于天( ) ⑾贤于材人远矣( ) 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 3.辨别以下加粗字的含义。 4.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粗词的意思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余闻之也/久 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父利其然/也 6.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政治家、文学家。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题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