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丁玲艾青路翎的作品为例
回望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青春叙事”,我们发 现,从某个角度来看,20 世纪的中国文学本身就是 一个处于“青春”年华的生命体,在经历了不安的躁动,理想的熏陶,求知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之后,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个体。 谢谢 * MORE THAN PPT @x-Studio Design 青春叙事文学简析 ——以丁玲、艾青、路翎的作品为例 青春叙事文学简析 ——以丁玲、艾青、路翎的作品为例 1 2 4 丁玲及其作品 路翎及其作品 艾青及其作品 青春叙事文学 本人生平介绍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青春叙事 《莎菲女士的日记》“矛盾”所在 本人生平介绍 《饥饿的郭素娥》主要内容 写作特点 《火把》写作背景 《火把》人物形象 《火把》爱情描写片段分析 《火把》爱情与革命的关系 定义 发展历程 3 丁玲 丁玲介绍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也是一位命途多舛的女革命者。延安时期的丁玲,经历的正是从云霄沉入海底的过程。起因之一就在于她以女性的生命体验,洞察到以男性为主体的革命阵营内部,既有着两性间在阶级、民族利益上的一致性,还存在着男性以革命的名义对女性的歧视。 她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大胆而犀利地揭示出被革命外衣遮蔽的性别歧视问题,从而挑战了革命群体内依然固有的父权-夫权制性别秩序。 ——人民网 《莎菲女士的日记》-青春叙事 丁玲采用“日记体”小说的形式进行“青春叙事”,属于青春作者以“日记体”方式,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春读者展示一个“另类青春”的私人生活与内心世界,比较容易在青年读者中激起阅读欲望和窥探兴趣。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青春叙事”具有鲜明的“性别叙事”色彩,强烈的女性青春意识的凸现,使这篇作品棱角分明个性张扬,甚至招来不少非议。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青春叙事”还包含“身体叙事”和“病态叙事”的丰富内容。 《莎菲女士的日记》“矛盾”所在 莎菲这一“青春个体”和社会的矛盾 莎菲所居住的“公寓”象征着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桥梁。住在公寓里的莎菲离开了家庭,但并没有真正地走向社会或者说社会还没有真正地接纳莎菲,因为此时的莎菲没有职业又没有成家,是一个社会“边缘人”的角色。 莎菲“爱情选择”中的矛盾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具有绝对话语权的传统社会,青年根本没有选择爱情的权力,女性青春则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接受过现代教育的莎菲认为,女人和男人在精神人格和社会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莎菲不像传统女性那样被动地等待男性的垂青和爱怜,而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在不同的男性间区分、选择对象,表达着对女性自我意欲的坚持和肯定。 莎菲“青春”自身的矛盾 在青春“成长”的过程中,“自我”的形成本身就包含着矛盾:一方面只有离开“母体”或者“群体”,才能形成“自我”;另一方面,一旦离开“母体”或者“群体”,就意味着个体的孤独。 艾青 《火把》——写作背景 时间: 1940 年 5 月 1 日至 4 日 1939 . 7 . 7 为纪念抗日战争两周年桂林所举行的火炬游行 《火把》人物形象分析 唐尼 渴求着一种友谊……我把它看做一辆车子,使我平安地走过生命的长途…… 李茵 克明 我才知道世界上有比家更厚的感情——就是一种同志爱。 积极向上的革命青年 《火把》爱情描写片段分析 “克明 我和你说几句话/克明 你好么?”∥“我很好——/你有什么话/请快点说吧”∥“我不是要来和你吵架/我问你:/我写了三封信给你你为什么不理?”∥“唐尼,这几天/我正在忙着筹备今夜的大会/而且你的信/只说你有点头痛/只说讨厌这天气/对于这些事我有什么办法呢/而且我已不止劝过你一次……”/“而且/你正忙于交际呢!”∥“什么意思?”/“这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那是谁?那是谁?/和他一起走来的/那是谁?那穿了草绿色的裙装的/女子是谁?那头发短得像马鬃的/女子是谁?那大声地说着话的/又大声地笑着的女子是谁?/那走路时摇摆着身体的/女子是谁?那高高的挺起胸部的/女子是谁?” 《火把》爱情与革命的关系 壁岩 应该先革命后恋爱,或取革命舍恋爱,因为恋爱是妨害革命的 艾青 革命应和爱情统一起来——同志的爱 路翎 路翎生平介绍 “路翎无疑的是目前最有才能的,想象力最丰富而又全心充满着火焰似的热情的小说家之一。虽然他的热情像是到处喷射着的,还不够凝练。但也正因为有这一点生涩与未成熟,他的前途也就更不可限量。” ----批评家曾唐湜 路翎(1923—1994) 1955年为转折点,一生两世 前 后 悲惨的出生、寄居他家、自学成才、 落寞的贵族、创作的巅峰、七月派 受胡风冤案牵连,错划为反革命集团成员、 中断写作20多年,后得以平反 《饥饿的郭素娥》 1942 《饥饿的郭素娥》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 2 2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