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引出的孝道》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明”引出的孝道》教学设计

《“清明”引出的孝道》教学设计 三(2) 祝秀兰教学目标:1、“清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2、孝道的宣传和教育工作。3、让生感恩父母的养育,对她们更多的认识、理解和关爱。教学准备: 杜牧《清明》一首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课件出示杜牧的诗《清明》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2、谈:该诗中出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 后天就是清明节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它吧!?二、清明的认识 1、清明的由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清明的习俗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孝道宣传1、出示弟子规: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是死者 如事生。师简介说明古人对长辈的尊重和爱戴。清明扫墓和祭祖是表达后人对父母祭祖先的纪念之情,是中国传统的美德——孝心。2、讲述《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送的故事,让生知道自然界也有孝心的存在。3、听后让生谈自己的感受4、师提出今后对该如何对待父母了。大家集体交流师补充说明孝心的终极奥义,就是爱。孝心其实很简单,比如,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不与父母顶嘴……师生小结 1、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是谁教会了我们吖吖学语?是谁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们?又是谁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了你们成长着的生命?是父母!人们说:母爱如水,滋润生长;父爱如山,遮风挡雨。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当然,我们要孝敬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关心、疼爱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对于他们我们同样也要敬孝心,讲孝道。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爱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把孝心带回家,让父母,长辈们沐浴最温暖的爱的阳光!结束以《感恩的心》歌曲结束 2015年4月2日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