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和阶级 阶层
第三章 语言与阶级 阶层
——社会语言学教程
一个问题
语言具有阶级性吗?
回答
语言不具有阶级性。
即使在阶级社会中,语言也不具有阶级性。
语言具有全民性是普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
1、语言是全社会共同创造的,而非某一阶层创造的。
2、社会的形成,发展,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沟
通、交流和联系,而非某一阶层内的交流和联系能
够达成。语言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交流的符号系统。
人类历史上找不到一种只属于某一阶级的语言
即使是11世纪至14世纪统治英国的法国诺曼底贵族语言,与法国各个阶级,阶层所说的法语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是法国社会的全民语言。而且,为了适应英国社会,诺曼贵族由讲法语渐渐变成了讲英语,恰恰说明语言不具有阶级性。
拉法格认为法国大革命前上流社会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贵族语言,具有阶级性,但这种语言并不具有自己独立的语音和语法结构系统,与一般的法语并无不同,只不过与通俗语言相比有所提炼。
古代印度语言
古代印度分为多个小国,语言多样,现今留下来的是梵语和巴利语。
梵语:雅语,上流阶层的语言
巴利语:俗语,民间语言
但这并不是说,上流阶层不懂得巴利语,而贱民不能认识梵语,梵语并非专属上流阶层,巴利语也并非专属民间,只是相对来讲,雅语与俗语的使用人群有所区分而已。
佛教语言故事
「有二位比丘,是兄弟俩,出身婆罗门,音声优美,擅于言词。他们一起到世尊那儿,向世尊说:『尊师!现在的比丘,种种名、种种姓、种种种姓、种种家族,都来出家。他们使用各自的方言俗语,污损了佛陀的教言。尊师!请让我们用雅语(Chandaso指梵语、吠陀语)表达佛说吧!』佛世尊诃责他们说:『无知的人啊!怎麼可以这样说呢?这样并不能引导不信佛的人信佛……』接着又做了简短的开示,并向所有比丘说:『比丘们!不许用雅语表达佛说!违者得突吉罗(dukkata,即犯轻过)。比丘们!我应允你们,用自己的方言(Sakaya niruttiya)来学习佛所说的道理。』」
——巴利语《律藏》「小品」 (Culla-vagga,Vin.II.p139)
“吾佛法中不与美言(Samskrta雅语、梵语)为是,但使义理不失,是吾意也。随诸众生应与何音而得受悟,应为说之。”
——《大正藏》24册822页上栏
新的问题
语言具有阶级差异吗?
语言具有阶级差异,阶级对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各个阶级(阶层)都尽量把阶级(阶层)本身的意识(思想),爱好,偏见,习惯……在公用语结构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塞到为社会各阶级即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语言中。在这种场合下,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构造,带有特殊的语感。甚至夹杂了某些特有的行话。”
“不同社会集团竭力要在公用语中掺进自己特有的语言因素。”
辨析:阶级与阶层
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阶层:社会学的概念
白领阶层 蓝领阶层
富豪阶层 公务员阶层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两个阶级 一个阶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十个社会阶层
五种社会地位等级
五种社会地位等级
社会上层: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
社会中上层: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
社会中中层: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高级技工、农业经营大户
社会中下层: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人员、工人、农民
社会底层: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1.国家与社会 管理者阶层 拥有组织资源
2.经理人员阶层 拥有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3.私营企业主阶层 拥有经济资源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拥有文化资源
5.办事人员阶层 拥有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6.个体工商户阶层 拥有少量经济资源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拥有很少的三种资源
8.产业工人阶层 拥有很少的三种资源
9.农业劳动者阶层 拥有很少的三种资源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基本没有三种资源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一、阶级差别与语码差异
语码,全称“语言代码”,是指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语言形式。
语码是含义广泛的概念,可以用来指任何一种用来交际的语言系统或它的变体形式。
对于双语或双方言者,两种不同的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就是两种不同的语码;一个人在正式场合与非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