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具使命感设计师陈绍华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论和评价陈绍华,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尽管有太多的媒体都曾经采访和报道过他,但是,这个平和练达而任性率真、言谈幽默却又沉着冷静、激情四溢的前西安才子、现在的中国设计大家都是我们难以把握和评论的。但是作为一个坦诚而率真的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无疑会流露和体现他的思想与品性。“虽已知天命,仍童心未泯,爱胡思乱想,盼上苍开天,好另辟蹊径。恶陈规陋习,鄙视功利,与世无争。喜孤独,亦交挚友,做事求完美。”这是陈绍华对自己评价中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从他的最早的设计作品中《绿,来自您的手》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为他带来最初荣誉和鲜花的作品是在他人生充满远大理想却又生活充满艰辛的青年时代创作的,其清新柔美、充满朝气的设计无疑是他完美的理想主义与“另辟蹊径”的探索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工农兵统治一切的宣传画潮流中开新风气之先河,一时成为各地竟相模仿的对象。而他真正的设计历程是深圳开始。在1992年,经过四年探索和积累的陈绍华已经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真正的平面设计师之一,当时他已经创办了很有名气的陈绍华工作室。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单纯的学术创作和商业利润追求之中,对平面设计的理想信念促使他和当时的先行者王序、王粤飞等人一起发起和举办了后来成为传奇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这个展览后来成为追溯中国平面设计历史的圣火点燃之举。而陈绍华在展览中携带深厚文化传统却以时代气息呈现的海报作品令所有的海内外观者叹服,为他赢得荣誉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海报以及后来的《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邮票》都是这个风格的强烈体现,绚烂的色彩、简练而创新的传统图案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东方文化神韵。是次展览,他成为中国平面设计的杰出代表之一。之后几年里,深圳的平面设计因为陈绍华和王序、王粤飞、韩家英等许多著名设计师以及嘉美设计公司、国企公司等等势力的推动,设计行业和设计师都欣欣向荣,深圳设计力量颇有和香港分庭抗礼的气象和信心,各地设计师更是频繁朝圣,往返于各地与深圳之间。1995年,陈绍华与深圳设计同人共同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个平面设计协会——深圳平面设计协会;1996年,他再次与设计精英共同举办达到中国平面设计高峰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陈绍华在向着自己心中的理想彼岸前进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设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时的陈绍华已经从张扬、眩目以及传统纹样新表达的风格转向含蓄、单纯而洗练的黑白风格,而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熟练掌握更使他如虎添翼,这使他的作品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气息,在这种外在的洗练表达里他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内心空间,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表达他所关注的东西。《沟通》系列海报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老到、纯熟地体现了他的设计取向和文化取向,《沟通》展览主题海报里闪耀着无限光芒的电闸以及《沟通》(一)里对放着的繁体与简体“沟”字之间的四点水,皆在准确表达主题的同时体现了陈氏设计风格的张力,以及在浩瀚无边的传统文化里提炼新创意的敏锐。这是一个长达数年的进程,这个进程正是陈绍华迈向国际平面设计师的最高殿堂——AGI的进程,这个进程的后几年,陈绍华的设计又逐渐发生变化,设计手法由单纯又转变为多样,图形与色彩的创造上也更加大胆和丰富,如为AGI创作的两张不同手法的《Chilahood is not child’s play》海报中用绘画手法表达的朴拙而强烈的乳房与手的图形;为台湾平面设计界发起的主题海报《残害幼童,天理不容》海报中用书法手法表达的犀利而夺目的绳索图形;以及为抗议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反战海报《New version Humanitarism》(人道主义新版本)(中简单几何图形所构成的醒目而震撼“十”字与“”字符号)。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出陈绍华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立场以及对非正义的强烈而严肃地批判和抗争,这正是他“眼睛不揉沙,见不得邪恶,好报打不平……”的写照。而使陈绍华名满天下的是他为2008北京申奥创作的“太极五环” 申奥标志。在最初提交的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陈绍华就以国画幻化的牡丹火炬入围,在后来的修改中,陈绍华多次反复思索,最后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另辟蹊径,从探寻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层内涵入手,创作出了现代和传统结合、国际与民族相融的太极五环图形,结果,这个方案征服了几乎所有的评委,以绝对的优势获得通过,并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称赞。国内外同行亦对此设计一致赞誉,认为是奥运历史上最美的形象。无疑,这是一个得到专业领域广泛好评的杰作,而北京申奥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设计的根源问题是创造力与审美教育的缺失,我们应该从普及和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出发,通过大众的品位的提升,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陈绍华多次在重要场合这样谈到,他说:“我强调的是大设计,是社会化的创造力的提升,这不仅仅是培养几个AGI能够解决的问题,是需要通过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