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毅张大千艺术视野中文化山河.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汪 毅张大千艺术视野中文化山河

PAGE PAGE 1汪 毅:张大千艺术视野中的文化山河——访内江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张大千研究学者汪毅钟永新张大千研究学者汪毅接受访谈 (钟永新摄 2013年2月17日)【人物简介】汪毅,男,1955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曾任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现任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巡视员、四川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志》副总编、《巴蜀史志》副主编、文学创作一级。出版著作有:《张大千的世界》、《寻踪张大千:台湾之旅》、《走近张大千》、《张大千、张善孖黄山记游》、《一门虎痴》、《台湾文化之旅》等。【阅读提示】◆ 张大千是一个成熟的、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意义的艺术家。从中国绘画史看,大凡富有创新精神和卓有成就的画家,均经历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渐进过程,张大千亦不例外。◆ 张大千凭借一缕银髯、一袭长衫、一双布履、一支拄杖、一腔蜀语而游走五洲四海,为中国艺术在海外打天下,让我们感慨他的行为正印证了所用印“三千大千世界”的深邃内涵。◆ 张大千在20世纪,一生纵横,万里投荒,游历之广、经历之丰、成就之大,为其他艺术家不可望其项背。他的巨大成功,除在艺术上的天资聪颖外,还在于他“很四海”、“一生最识江湖大”的“术”。◆ 大风堂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使其画派呈现出开放状并具有宏大理想与抱负。钟永新:汪先生,您好,您是国内研究张大千的知名学者,请问您是如何涉入张大千研究领域的?在研究中有无难以忘怀的往事经历?汪 毅:我涉入张大千研究领域最初是缘于一种兴趣。20世纪80年代,我主要致力于安岳石刻艺术研究,其间我了解到张大千与敦煌艺术颇有渊源,他临摹了大量石窟壁画并产生很大影响。后来我结识了旅美雕塑家陈哲敬先生,了解到他与张大千甚有交谊,比如为张大千亲自塑过铜像,塑像时张大千还亲自当过“模特”。1992年,四川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开馆时,我还请陈哲敬先生将此铜像及模型捐赠给了纪念馆。由此我从石窟研究转向张大千研究,特别是出任内江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后,我有更多机会与张大千的亲属门人、再传弟子、研究学者交流,逐渐积累了许多研究资料。 说起难以忘怀的往事,记得有这样一段经历,我虽无缘采访到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长常书鸿先生,却有幸采访到段文杰院长。1994年,我应邀赴敦煌参加“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庆祝敦煌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活动,就段文杰去敦煌并植根于此是否受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的影响询问了他,得到段院长的肯定回答。这不仅厘清了过去的误传,也让我感慨段文杰先生的博大襟怀,因为在敦煌研究院,有的学者对张大千一直持偏见,如坚持“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说。四川内江张大千纪念馆(资料图片)中国美术发展精华的吸纳旁通钟永新:艺术大师徐悲鸿和溥心畲先后评价张大千乃“五百年来第一人”和“宇宙难容一大千”。请问张大千艺术独特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和贡献何在?汪 毅:张大千是一个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意义的世界级艺术家。从中国绘画史看,大凡富有创新精神和卓有成就的画家,均经历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渐进过程,张大千亦不例外。循着张大千绘画艺术发展的轨迹,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早期,系张大千在艺术上临古师古并不断完成艺术积累的时期,同时包括他师法自然的初期。他的临古师古,包括向亲人、古人学习,特别是向拜门之师曾农髯、李梅庵学习,这个时期为1908年至1943年11月,即张大千10岁时随其母亲曾友贞习画至赴敦煌临摹壁画结束为止。由于张大千是从中国传统艺术中走出来的,故他对临古师古有独特的收获见解。他信奉临古是读书,晚年在台北摩耶精舍接受采访时也指出:“要学画,首先应从勾摹古人名迹入手,由临抚的工夫中方能熟悉勾勒线条,进而了解规矩法度”。在技法学习和临古目的方面,张大千的经验是:“临摹中将古人的墨法、用色、构图,透过一张又一张的画作,仔细观察它的变化,并加以了解、领会、深入内心,达到可以背出来的程度,然后经过背临过程,将古人技法运用自如,最后把古人东西变为自己的。”张大千的临古师古时期长达35年,作品多呈疏简清秀的写意风格。其间(包括攀黄山、登泰山、走罗浮、跃衡山、援华山、奔莫干、游雁荡、越剑门,几度小住青城山师法自然),他以最充沛的精力,造化在手,吞吐宇宙,完成了临古师古的艺术积累,即从近代画家一路上溯,历经清、明、元、宋,直追唐、隋至北朝,不断手摹心追,笔师古代山水、人物、花鸟各家,探微求里,再创己作。在笔墨技法训练方面,张大千也是得古法精华最多的画家,甚至达到仿谁像谁。可见,张大千是不断超越、创造性的临摹,他同时丰富并提升了被临画作的内涵、墨法、笔技、画意,故有“比石涛更石涛”的美誉,并自诩:“世尝推吾画为五百年所无,抑知吾之精鉴,足使墨林推诚,清标却步,仪周敛手,虚斋降心,五百年间,又岂有第二人哉!”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