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记录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俗文化记录者

民俗文化记录者      李志萍,一位活跃于影坛的女摄影家,她以相机作笔,记录西部风情,描绘大地画卷,礼赞艺苑奇葩,弘扬传统文化。她以拍摄民俗文化为特色,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影展并获大奖,还曾赴韩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展出。她勤奋、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幅美丽图像。      在常人看来,摄影是件奔波受罪、不挣钱的苦差事,而她却偏偏爱上这项工作,一干就是20年,且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将全部精力都投身于摄影事业。说起她的摄影,完全是艺术熏陶使然。李志萍从小喜欢绘画、舞蹈,艺术的种子从小就在她的心里蕴藏。当面临工作选择时,她放弃了到行政部门吃官饭的机会,而进入照相馆当了一名摄影师。酷爱艺术的她,非常热爱摄影。就这样,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了十几年,成为国家特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走南闯北采风忙      在李志萍的眼里,西部的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旖旎美丽的草原风光,浓郁厚重的民风民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遍布各地的文化遗存,这些都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作为摄影师,她深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她要用镜头去捕捉、去反映,为人们留下难得的民俗文化影像。   近十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市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剧增。反映陕西,宣传陕西,成为李志萍的一种自觉追求。民间的婚嫁、陕北的年俗、关中的社火、陕南的木偶等等,都成了她拍摄的对象。她走南闯北,深入基层,到农村采风,大约有五年时间里,她都是在陕北过的年。陕北浓浓的春节气息,火红的对联,欢腾的腰鼓,扭动的秧歌,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画,使她忘记了寒意,忘记了疲劳,翻越于沟沟峁峁之间,许多村落里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   有一年秋天,宜川县一农户家,正忙着嫁女,窑洞前的院场上,熙熙攘攘挤满了前来帮忙的乡亲好友。这时,有位身穿红衣服的女子,拿着相机屋里屋外地跑前跑后,不停地观察着。姑娘出门的时候到了,按当地的风俗,舅舅要将她抱出娘家,抱上驴背。绣着“喜”字的红伞打开了,正在此时,端相机的女子喊了一声“新娘子”,新娘似乎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揭开了红盖头,只听“咔嚓”一声,新娘的笑脸被定格在胶片上。   这位端相机的女子,不是主人家的亲友,也不是请来的婚礼摄影师,她就是李志萍,专门从省城西安来到陕北采风的女摄影家。李志萍到这户农家不足几小时,就与新娘混熟了,她的真诚感动了新娘,所以人家也乐意让她拍照,与她配合。这次采风的收获《红妆喜嫁》组照,被评为陕西艺术摄影学会年度学会奖。   此外,李志萍还深入到甘南等地拍摄草原风光、大漠黄河、藏族人家、喇嘛寺庙,还去陕西洋县拍摄了杖头木偶等。她将这些精彩画面一一摄入镜头,成为难得的文化资料。         记录民间活化石      对于民间文化,李志萍情有独钟。陕西华县的皮影、合阳的提线木偶、陇县的背社火等,这些都是难得的传统文化遗产,被誉为“民间活化石”。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在年轻人心中逐渐淡化,慢慢走向衰落,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一些老艺人年事已高,有的已经过世,而年轻人却忙着打工,很少有人再学习这些东西。民间艺术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作为摄影家,李志萍觉得有责任记录这些民间活化石,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传承它,弘扬民族文化。   在使命感的驱动下,李志萍多次来到农村,跟踪拍摄。这些原生态的东西,没有任何装饰,是千百年来民间文化的积淀,是老百姓最喜爱的文化形式,最受群众的欢迎。在采访华县皮影时,那精湛的雕刻技艺,娴熟的表演技巧,真使人叫绝。她从多个角度拍摄了这些东西,希望这一文化瑰宝能长久流传下去。   在陇县拍摄社火时,她凌晨两三点就起床了,参加演出的村民早早起来化妆,连孩子们也不例外。这种社火是在大人的背上有一个架子,把孩子绑在上边,穿好戏装行头后,就像孩子站在大人们的肩上,俗称为背社火,很独特。然后走上几十里路,到县城表演。李志萍从村上一直跟到县上,拍摄了许多精彩镜头。   有一年春节,她去合阳拍片,大年初五从西安出发,颠簸几个小时后刚一落脚,正好赶上民间木偶剧团装车要到村上演出。她顾不上休息,立即跟车连夜赶到一个村庄,现场记录了合阳提线木偶演出的全过程。第二天,她又跟随这个班子拍摄了几场演出。看着民间艺人们那精彩的表演,激越慷慨,细腻委婉的唱腔,使她深感这千年剧种,“中华一绝”的魅力。老艺人们对艺术的热爱朴实而执著,把这些东西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使她感动不已。回来后,她写了这样一首诗:   人们在闲暇中追求着时尚,   我把它轻轻地捧给你欣赏。   祖先留下的遗存,古朴而独特,   凝聚着历史的印痕,奇葩的芬芳。   传承文化,是我们不变的向往。         航拍西安母亲河      渭河是西安的一条母亲河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