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穆老师的眼睛
迷失在南京的雨里 文 / HYPERLINK /user/691323 \t _blank 紫筠ziyun 那是一场什么样的烟雨呢?芬芳,却又在有无中。很久以来,南京似乎一直迷失在那场从六朝时代蔓延而来的雨里,至今还没有苏醒来。2004年暮春,我时隔七年再次走进南京,沐雨穿行了几日,让我迷失的依然是那些斩不断的旧时气息。那些雨,说来就来了。其时,春天虽然快要尽了,入梅的日子还山高水远呢!殷岚,我的同学,他笑着说,是因了你吧。这话我爱听,也因了这话再一次被南京,这个曾经脂粉荡漾的城市,轻易俘获。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最有名气的一条河流。这条横贯全城的河流,乃引淮水而成,时在秦代,故名。河分内外,内河在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华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秦淮河代有兴废,全盛时期当在明末,自万历始到《桃花扇》所记。其时江南承平,财力充裕,妓业昌盛,“秦淮八艳”更是浓缩了一个时代所有的风化雪月,让这条河搽满了浓得化不开的脂粉。八艳中才情和容颜最胜的李香君的故居媚香楼还在,2004年暮春的一场雨中,它傍河而立,窗棂紧闭,朱红色的斗拱飞檐静默。瞬间的恍惚里,时光好像倒流三百六十年,我看到香熏锦帐深深,李香君和侯朝宗高眠未起。他们相见在旧历的癸未三月,和时下季节仿佛。当年杨云骢一大早“搅起睡鸳鸯”的消魂滋味,千珠万翠差点被扔进秦淮河。我自然不能做那般不识好歹的人,隔雨,隔着这层层叠叠水波氤氲的雾气,远望几眼也就行了。秦淮河的内河并不长,但泮池却只要一点点,而且不用再劳心费神地开掘了,夫子庙和江南贡院等都挤着在河边扎堆。当年那些熙熙攘攘的学子,无论“入彀”与否,大多免不了携酒登船,偎翠依红,放一番笑或者忧伤,然后兴云布雨。《桃花扇·眠香》记侯朝宗和李香君初见,席罢携手入洞房,众人合成一诗道:江南花发水悠悠,人到秦淮解尽愁。不管烽烟家万里,五更怀里啭歌喉。——你看,烽火连天烧到了屁股都不在话下,名落孙山又算什么呢?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无不对“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的这条涨腻的弃脂水,怀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柔情。秦淮河也就成了让文人墨客们心动的一条河,成为他们醉生梦死纵情声色逞才斗艺的地方。1923年8月的一个晚上,朱自清和俞平伯“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两个烧饼之后,以歪歪的脚步折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开始一段著名的秦淮夜泛,于是便有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样众口相传的文字。八十多年过去,而今再也找不到那些卖豆腐干丝和烧饼的小茶店了,但在奇芳阁、六凤居等几家老字号餐馆里可以吃到鸭油酥烧饼、豆腐涝和葱油饼等精致的点心,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味极地道,为我平生所尝最佳者。倚着文德桥栏杆,看泮池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游船和红墙大照壁上两条呆板的龙,觉得焚琴煮鹤的事情已呈燎原势,心便怅然充盈,仿佛雨淋了似的,湿湿的。秦淮河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河。我是说很多年前。很久以前了,是比河水十里的长还要久吧!那时的河水应该是晶亮透彻的,轻易就可以让人的眉眼如柳絮一般沉浸不起。现在,所有的想象似乎只是在“按图索骥”的按图时,一旦临水,便如南京作家叶兆言所说“那条臭烘烘的秦淮河,实在叫人很难发思古之幽情”的。这是工业文明的代价!繁华散去,犹如歌歇,剩下的只有袅袅怅惘了。夫子庙外的河边生着几棵竹子,一如既往的碧绿,在霏霏雨里弄着悉悉的响声。或许只有它知道,所有的生死悲欢,红灯绿酒,也只不过是一阵风,一只风中的蝴蝶,轻轻飞过沧海。莫愁湖我没去过莫愁湖。莫愁湖却是我知道的最早的一片湖泊。比徐州的微山湖还要早。似乎是三年级,我的脚步还从没有迈出方圆十里的地方,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就教我们唱: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柔声曼曼的。我们只晓得好听,依样跟着唱,也隐约觉得莫愁湖该是个好地方。至于莫愁湖在哪里,比村前的池塘宽阔上多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及长,到了江南读书,因为近水楼台,来过几次南京,但也没到湖边走走,甚至脚步都踏进了水西门。不是没起念想,可殷岚说,别去了,都淹在楼群里了,免得梦想破灭。这次来,依然没去。为莫愁湖二十年前就种在我脑子里的美丽,还有殷岚的叹息。那天下午,在“沁园·春雪”的茶馆,与《扬子晚报》的编辑杨林,一位来自山城重庆的美丽女子,隔桌而坐,把一壶滇红泡出津津味道来。眼睛在仰看美女编辑,俯视袅袅茶烟之余,偶尔把视线送过茶馆的玻璃窗。谁想方一触及,心便迷失在矮矮的花墙里那些亭台水榭上,湖上那些霏霏的雨线中了。这时,耳边便有婉约的声音响起,那是莫愁湖,南京第一名胜。莫愁湖在我心里虽占了先入的优势,但也有我同学的不屑,所以我很久以来就想着南京第一名胜不是中山陵,也该是中华门吧,或者已经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孝陵。毕竟在偌大的一张旅游图上,她只是拇指头大的一块蓝斑,玄武湖就要比它大也大气许多了。莫愁湖,纵有万千丰姿,也只是流水击石头城而还,留下的一个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