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薪酬设计(五)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薪酬设计(五)4

第四章 薪酬管理 薪酬的概念与作用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薪酬体系设计 教师薪酬 案例:“大话”高校教师薪酬 缘起: 阿忆“哭穷”事件 北大副教授、《实话实说》前主持人阿忆在博客上发表的《无脑人,请你给俺指条出路,让俺们都照着去走》引起网友极大反响,短短5天时间内点击率近80万,评论达3000条。 去年年底,阿忆调入北大,工作之余经常客串节目主持人及嘉宾,阿忆的这一行为受到网友的指责,留言攻击他“简直太不敬业,道德和人格十分可疑,四处走学术穴是不务正业”。对这一指责,阿忆极为不满,尤其是当阿忆做客凤凰《一虎一席谈》时称“人类社会分出阶层并不可怕,分出阶层利于激励勤勉、鞭策后进,这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分配制度的基础,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阶层对低阶层没有关爱”。此话一出,网友称阿忆的意思就是“要把财富全给精英,让劳动人民饿着”,指责阿忆是北大最无耻的副教授。 阿忆在博客中称每月能从北大得到的工资太少,“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仅凭学校发的那点工资不能活下去”。 阿忆随后在博客中将自己在北大做副教授所得收入一一列出,共计4786元。除公布北大每月给自己的工资,阿忆还像记流水账似的将每月支出一一列出,最后居然为入不敷出。 社科院教授跟风“哭穷” 继北大副教授、《实话实说》前主持人阿忆在博客中哭穷后,社科院教授也跟风哭穷,且有诗为证:远看是逃难的,近看是要饭的,仔细看是换鸡蛋的,回去一打听,人家是社科院的。 社科院著名学者徐友渔说,他每个月的工资总额是3000元出头,稿费收入微乎其微,自己的生活完全靠这些工资来支撑,但自己的花销很少,这些钱也足够了。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时统宇研究员说,他自己是正高级职称,工龄32年,每个月从会计手里领到的所有钱不到3000元。他说社科院给他的最重要的是自由,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9月22日《《华夏时报》) 再起波澜:“青椒”干得最多拿得最少? 大学教授阿忆叫穷风波没过多久,“青椒”话题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实话实说 媒体所谓的“高收入者” 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反击:纷纷亮出工资条: 《事实胜于雄辩:大学教师的工资条》 《一名广西大学青年女教师的工资条 每月收入1315.79元》 《一个北大青年教师2月份的工资单》 相关报道: 象牙塔里的穷教师和富教师 “日照海滨,教授花园”,在日前开幕的北京秋季房展上,来自山东省日照市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瞄准北京各高校的教师这样兜售海景房。 北京某媒体今年8月报道说,在海滨城市日照,目前有近400名北京人在当地的“教授花园”小区买了房,其中有九成为北大教授。 据悉,一家参展的来自某海滨城市的房地产公司还将于国庆节在北京大学开设班车,免费接送想看房的教师。 就在部分高校教师富裕到可以异地置业的时候,他们的一位同事阿忆却在网上声言,仅凭其工资收入,“入不敷出”。一时间,大学教师的薪酬问题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问题 你觉得高校教师是一个“高收入”群体吗? 你怎么看待高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 教师收入差距拉大的危险 本报报道了《沈城名校教师灰色收入调查》,其中的“六成名校教师开上私家车”让人吃惊,想想后也正常。那么是不是说教师的收入已经高得惊人呢?不是,有份调查表明,中国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收入两极分化是最大的苦恼。多数教师认为,不仅名校与普通学校的老师收入存在两极分化,而且校内的名教师与普通教师收入也存在两极分化。 教师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群体,但真正高收入的只是名校的名教师,其收入多半算灰色收入。补课班尽管有不少家长的支持和校长的暧昧,但毕竟不是阳光下的。我们看到,教师内部的收入呈现苦乐不均的状态,实际上也是教育发展内部失衡的映照。 教师的绩效工资 科研奖励 问题 某校为了激励教师科研多出成果,采用了非常详尽的奖励措施,达到什么级别的论文,就有什么级别的奖金,问这是否真正有助于内在科研动机的激发? 认知评价理论 激励因素可以分为内在激励因素,如成就感、责任、胜任工作所产生的愉快等,和外在激励因素,如薪水、晋升、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过分强调外在的激励因素会导致内在激励因素的萎缩。 清华大学力学系博士生导师郑泉水教授说:“现在的评价体系是数量体系,缺少一套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做给外行人看的,这种评价体系对科技发展伤害很大。” “没有评价还可以专心做学问,有了就应付,这样就会造成学术风气浮躁,在科研项目上,不看你的产出,而弄到钱就是英雄。其结果是什么项目都接,什么领域都做,做十几个领域,学术水平自然难以保证。” 我国教师科研评价的发展阶段 1、行政导向的合格评价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后期)。 1978年国务院《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恢复和提升教师职务问题的报告》:恢复建国初期的高校教师职务制度。 1979年教育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