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安东源活字印刷
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2. 展馆内容(全文引自展板文字,文采一般,个别文字有误): 前言 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源远流长,印刷术与指南针、造纸、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钩沉历史、弘扬国粹,是我们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 在此,我们推出“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把目前世界上仅存的这一古代印刷文明推介为大家,温故而知新,传承而光大,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一、中国印刷术的起源 印刷术是与指南针、造纸、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字的流传全靠刻凿与抄写,如甲骨文字、竹简、冶铸铭文、丝帛书写等。 公元前13世纪,我国出现了使用印章的印刷方法,被公认为是原始的印刷术。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产生文字石刻。公元175年,汉灵帝下令把重要的儒家经典刻在46块石碑上,作为抄录、校正经书的标准本。后来,就有人发明了用纸在石刻上捶拓的方法,称作为拓本。 印章和拓碑“联姻”,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先期的技术条件。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直接催生了雕版印刷术。 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命人运用雕版印刷术,印制长孙皇后编的《女则》一书以行天下。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一幅长533厘米,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的1卷《金刚经》,印制于公元868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品。 雕版印刷的方法,是把写好的文稿薄纸反贴在木板上,再用刻刀把一个个反字刻出来。印书时,先在刻版上刷上油墨,用手铺上纸张,用刷子轻轻刷平,文字就印在纸上了。 雕版印刷术在我国流传了很长时间,现存的许多线装古籍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印刷的。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的平民毕升发明的,这在同时代的沈括《梦溪笔谈》中就有详细的记载。 毕升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栓体,在上面课上反写的单字,再置于火中焙烧以增加硬度,就制成了可以重复使用的活字模,按韵分类,排列在转盘上,以便挑选排字。印刷时,把活字一行行排在铺有松脂蜡等粘合物的铁板上,周围用铁框扎紧,放在火上加热,使粘合物熔化,冷却后,活字就牢牢地粘在铁板上了。印完后,再把铁板烤热,就可以把活字拆出来,以便日后使用。 这种印刷方法,制版迅速,印刷效率高,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印刷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对后世印刷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在毕升泥活字的启发下,不久,木活字的印刷术开始应用。1991年,在宁夏贺兰山一座古代佛塔遗址中出土的经书《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距今为止发现最早的,12世纪中期的木活字印刷品。与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泥活字西夏经书同期,说明当时泥活字印刷仍然存在,木活字印刷已开始兴盛。 其后百年,元代学者王桢任安徽旌德县尹,利用木活字,主持印制《旌德县志》600部。他还规定了制作木活字的规格,发明了轮盘捡字盘,减轻了排字工的劳动,提高了效率。他把木活字印刷的全过程记载了下来,刊录于所著的《农书》中,也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活字印刷术的文献。 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存在着应用的一些缺陷,然而,木活字的出现,使活字印刷这一伟大的思想,成为流传千古的现实。 宋元两朝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时期,到了明代,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萌芽和发展,对外交流的扩大,我国的活字印刷术进入了发展时期,并流传到了海外。十五世纪之后,德国人古腾堡把印刷术引进欧洲,从此带来了全球性的印刷技术革命。 然而,在我国浩瀚古籍中,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从古到清末56787个编号的图书统计,活字与非活字本的比例仅为1:167,而木活字本更少,印刷术基本上应用雕版、石印(誊印)、铜版、金属活字及影印等工艺。为了保护国粹,康熙皇帝曾于1690年下令,在故宫武英殿设立修书处,用木活字刊行书籍。这是有关大规模的木活字印刷的唯一记载,从而也留下了木活字流传的一团迷雾。 二、东源的谱牒梓辑和木活字印刷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木活字这一印刷史上里程碑式的技术,在湮灭了数百年之后,从我们瑞安市的东源村惊现在人们面前,与八百年前王桢在《农书》中所描述的如出一辙。 据东源村保存的《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元朝初年,一个叫王法懋的祖先在长泰里开始替人修家谱、宗谱。当时正是木活字印刷兴起的年代,从此,王家与木活字印刷和修谱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其子孙后代的谋生之技。 明正德年间,王氏宗族从福建安溪迁徙到浙江平阳。清乾隆元年,王应忠一支率家人又迁居到现在的东源村,并在瑞安一带开办了“王氏印铺”。从而,将木活字印刷的技术在东源流传了下来。 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的流传,维系于中国民间修编家谱族谱的传统。 据《周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sb-1显示仪表说明书.docx VIP
-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浙江省乡村旅游设计方案.pdf VIP
- DELTA台达VFD-ME300精巧简易型向量控制变频器使用手册调试说明.pdf
- 眼附属器的解剖ppt参考课件.ppt
- 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实施实施方案gp.docx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共三个单元)(2025秋).doc VIP
- 1415地面流水地质作用.pptx VIP
- Unit1GrowingUpUnderstandingideasTheageofmajority课件高中英语选择性.pptx VIP
- 写文章的软件4篇.docx VIP
- GB 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