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力训练(PPT)ppt课件
肌力的训练
肌力: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耐力:指肌肉持续的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缩,或做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收缩的能力。
肌张力: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肉的三种收缩方式: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
在我们康复治疗的工作中,肌力的训练是一个应用特别广泛的技术,不论是在中风患者软瘫和痉挛期乃至恢复期,还是在骨折术后肌肉力量的恢复训练等等都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肌力训练。
肌力减弱的常见原因
神经系统疾病
失用性肌肉萎缩
肌源性疾病
年龄增加
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肌肉的初长度
肌肉的募集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肌肉收缩方式既收缩速度
年龄性别心理因素。
肌力分级表
0.无肌肉收缩
1.微缩,可扪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差,在消除重力的情况下能做全关节范
围的活动。
3.少,能抗重力做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但不能抗阻力。
4.良好,能抗重力和一定抗阻力
5.能做抗重力和抗阻力。
肌力分级 0 1 2 3 4 5
助力训练,悬吊训练
主动训练
抗阻训练
训练原则:1,抗阻训练原则,肌力3级以上要施加适当的阻力。
2,超量恢复原则。
传递神经冲动法
超量恢复原则
能量物质
训练前
训练中
疲劳恢复
超量恢复
肌肉训练方式
等长收缩训练(2-5级):
Tens:收缩10秒,休息10秒,每组10次,每次10组。
多角度等长训练:克服等长收缩训练的特异性,可配合tens,每隔20-30度训练一租。例子(病人李程刚)
优点:操作简单,训练方便,训练中不伴关节活动,特别适用于活动有明显疼痛受限和肢体固定的患者。
缺点:缺乏关节活动,无助于改善运动协调性,具有角度特异性训练需量大费时
等张收缩训练(3-5级)
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
渐进抗阻训练:先测出训练肌肉连续10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为10rm。每次训练3组,重复10次,每组间休息1分钟,123组所用阻力负荷依次为1/2 ,¾ ,1个10rm。。
等张收缩仅在活动范围内的某一范围达到最大收缩
优点:增强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肌力,改善肌肉运动的神经控制,不需要贵重的仪器,可多个关节同时运动等。
缺点:活动范围内阻力距和最大肌力距不一致,影响训练效果,容易受惯性影响,对活动造成疼痛的不适用。
Rose训练法(3-5级)
即在最大负荷下,以等张收缩完成关节运动,并在完成时接着做等长收缩5-10秒,然后放松,重复5次,每次增加负荷0.5kg,不能坚持5-10秒,不增加重量。
等速收缩(3级以下cpm,3级以上采用离心性或者向心性训练)
等速与等长、等张相比,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加速运动,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即肌肉在运动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等速运动能依肌力强弱、肌肉长度变化、力臂长短、疼痛疲惫等状况,提供适合其肌肉本身的最大阻力,且不会超过其负荷的极限。因此,等速运动具有相当高的效率与安全性。
30N
肱二头肌
肘
力矩
第一张图
第二张图
肱二头肌等张收缩
此时肱二头肌的负荷为:力矩①x30N
30N
肱二头肌
肘
力矩
此时肱二头肌的负荷为:力矩②x30N
等速收缩即用仪器随时控制外力大小,使负荷与肌力正比且一致。
等张收缩训练中,离心性收缩和向心性收缩的比较。
定义:肌肉收缩的同时肌肉缩短;肌肉收缩的同时肌肉被拉长。
离心收缩容易激活运动单位,增加其放电速率,较小的募集率就能产生较大的肌力;同时,离心收缩时伴有对粘弹性组织的牵张,可抑制粘弹性组织的重构,促进功能恢复
离心收缩时所耗费的代谢能量要少于向心收缩时,因此启动相对容易 。
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收缩大50%左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
关于肌肉离心收缩为何能产生较大的张力,一般认为有如下两个方面原因:1. 牵张反射肌肉受到外力的牵张时会反射性地引起收缩。在离心收缩时肌肉受到强烈的牵张,因此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强烈收缩。2. 离心收缩时肌肉中的弹性成分被拉长而产生阻力,同时肌肉中的可收缩成分也产生最大阻力。而向心收缩时,只有可收缩成分肌纤维在收缩时产生克服阻力的肌肉张力。
而对于我们临床常见的一些偏瘫病人来讲,肌力的训练需要注意的还有
主动离心收缩,被动离心收缩。举例。
根据神经肌肉的控制机制的不同,可以把离心收缩再次进行分类:主动的离心收缩和被动的离心收缩。主动的离心收缩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偏瘫早期,我们只能对其做一些被动活动,但当其有一定的能力主观用力的时候我们在对其肌力的训练的同时要做一些改变。
而主动的离心收缩控制事实上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生物反馈过程。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对其肌力进行训练的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