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9
4.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汉唐时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汉 ①汉初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剪除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②公元前______,汉景帝接纳______的建议,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吴王_____发动叛乱,史称______。 汉武帝_____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推恩令 ②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2.唐宋 ①唐代藩镇割据 ②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形成了___________ ③____年,______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问题,宋太祖从________三方面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收精兵: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有利皇帝控制军权。其中统兵权归____________________,发兵权归_________ 削实权 制钱谷: 评价: 二.明清皇权的加强 1.明代 明太祖_______借_______,废除丞相制度;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______,在______设内阁,阁臣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_____,最后再由皇帝朱笔批示、裁定,称为_____. 2.清: 前期:重要军国大事,由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雍正:设立_______,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只能_________,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它的设立是___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 评价专制皇权 虽然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将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成社会发展的桎梏。 (2010江苏)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2010山东卷)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010年广东卷)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2010上海)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加强皇帝权力;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削弱相权 * * 郡国并行体制 154年 晁错 刘濞 七国之乱 刘彻 分封同姓诸侯王驻守各地 依仗刘氏“天下一家” “安史之乱”(755-763)后,安史余部保留相当大的实力,为求暂时安定,唐将其封为节度使 带兵平叛的将领也被封为节度使 “五代十国” 960 赵匡胤 “权” “钱” “兵” 殿前司、侍卫军马司、侍卫歩军司 枢密院 直中央: 设通判: 派文臣: 州郡直属中央 州郡长官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以免武将拥兵作乱 由中央掌管财赋,从而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1.改变了唐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 2.出现“三冗”“两积”问题 胡惟庸案 朱元璋 朱棣 文渊阁 票拟 批红 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跪奏笔录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B) (C) (D) 内朝或中朝 三省六部制 内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