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青霞简介
刘青霞简介 刘青霞(1877~1923),出身于宦门巨富之家,原名马青霞,17岁时受父命嫁于尉氏县大地主、山西试用道刘耀德为妻,始改刘姓。25岁时夫亡,刘氏家业由其执掌。她受革命思潮影响,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并加入同盟会。其一生致力于办义学、兴善举、妇女解放及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并出巨资支持革命,与当时的“鉴湖女侠”秋瑾齐名,被誉为“南秋北刘”。现存的刘青霞故居有两处,一处是位于开封市刘家胡同的刘家宅院,一处是坐落于尉氏县县城中心的师古堂。? 刘青霞,辛亥女志士。河南 HYPERLINK /doc/6338744.html \t /doc/_blank 安阳县蒋村人。原姓马,18岁时嫁与 HYPERLINK /doc/5834034.html \t /doc/_blank 尉氏县富户刘耀德,故称刘青霞。25岁时夫亡,因无兄弟子嗣, HYPERLINK /doc/6450597.html \t /doc/_blank 刘氏族人为争财产而与青霞诉讼。1907年随兄马吉樟东渡日本,游历考察,并加入同盟会 ,献身革命,矢志不渝。难能可贵的是刘青霞自小受家父、家兄乐善好施的影响,毅然决然把巨额财富捐献给社会,捐献给民众,捐献给革命;办学校,办报刊,修桥补路,拯救难民,为民主革命筹措经费。马吉樟高度称赞妹妹:我家小妹名青霞,不让须眉比女侠。平生慷慨不吝金,百万白银为中华。刘青霞故居简介 刘青霞故居位于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北土街刘家胡同,刘家宅院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刘家宅院是典型的封闭式四合式院,坐北朝南,东、西宅院布局及建筑形式完全一致,各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东院、西院共有清末明初建筑风格的房间70余间,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院落建筑雕饰素雅,门敞窗明,相配益彰,虽无雕梁画栋之华美,却也碧玉素装,雅而不俗,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原古典建筑风格四合院。 刘青霞故居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我国近代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志士刘青霞女士而在开封刘家胡同大院的基础上建立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故居位于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北土街刘家胡同,刘家宅院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 刘青霞故居门楼的封闭式四合式院,坐北朝南,东、西宅院布局及建筑形式完全一致,各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东院、西院共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 房间70余间,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院落建筑雕饰素雅,门敞窗明,相配益彰,虽无雕梁画栋之华美,却也碧玉素装,雅而不俗,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为完 整的中原古典建筑风格四合院。 2006年5月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故居简介 开封刘青霞故居位于刘家胡同,坐北向南,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典型的并排两座三进四合院。左右对称,共6个小院构成的一个整体,共有房70余间。东西两宅各有大门,互不统属,仅有一耳室相连,亦多年没有使用。院后是一座花园,将东西两宅连为一体。以东宅的三进院为例,该院南北长75.6米,东西宽26.8米,建筑布局以上房中轴为主线,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是一座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大门偏左,以左侧下角配房的山墙头作照壁。大门脊高7米、檐高4.8米,高出临街南屋脊顶,看起来颇有气势。且磨砖雕花,做工精细。原有四步石阶,现因街道地基抬高,石阶已被埋没,整个建筑从南向北,房屋檐口与屋脊逐步升高,中厅脊高于配房脊,主次十分明显。最后的第三进院为正宅,正厅五大间(前两进为三间),东西厢房虽然也是三间但面阔均较一、二进院稍宽,同样可以让人感到主次的不同,整个院落除了沿这条中轴线可直至上房外,院东侧还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通道直达后花园。刘家宅院房屋檐、廊、柱、隔、门、窗多为木制,虽说不上雕梁画栋,却也有不少木雕,楣子及花牙,坚实牢固,门敞窗明。加上清一色的青砖,配以叠瓦花脊、墀头、檐板、砖雕等饰件。碧玉素裹、雅而不俗,确是一座颇有特色的建筑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