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春天 小平与广东改革开 放-解说词.docVIP

永远的春天 小平与广东改革开 放-解说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远的春天 邓小平与广东改革开放》解说词 总策划 刘玉浦 蔡东士 冷溶 朱小丹 策划 陈均伦 陈俊风 阎建琪 杨兴锋 陈弘君 方锐 总撰稿 蒋斌 撰稿 张小杰 徐南铁 陈广腾 胡键 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 联合摄制 中共广东省委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联合监制   南方网讯 由中共广东省委与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摄制的大型理论电视片《永远的春天——邓小平与广东改革开放》,从今日(8月18日)开始与广大的观众朋友见面了!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省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纪念邓小平系列活动,拍摄《永远的春天》大型理论电视片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头戏。今日南方日报全文刊登了理论电视专题片《永远的春天 邓小平与广东改革开放》的解说词以飨读者,全文如下:   第一集 春暖潮涌   滔滔珠江,哺育了这块充满生机的沃土。在近一个多世纪的流光中,这里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影响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一幕幕活剧在这里连台上演,推出了多少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谱写了多少光耀中华的壮丽诗篇。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中华大地上走出了一位世纪伟人——邓小平。   他首先选择这片热土,作为中华民族巨龙腾飞的出发地。   于是,改革开放这一深刻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壮丽诗篇,就在这里落下了最初的一笔。   中国曾经是万邦来朝的泱泱大国。但自从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后,特别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这条曾经傲视世界的东方巨龙就一直在贫困落后中昏昏欲睡。   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昏睡百年的东方巨龙终于抬起了高昂的头。然而,巨龙要真正腾飞起来,还要经历风雨雷电的洗礼。   时光匆匆流逝。20世纪70年代末,刚刚走出十年浩劫的中国乍暖还寒。   面对百废待兴的局势,历经三落三起、饱览中国革命和建设波峰浪谷的邓小平大智大勇。   1977年7月,年逾古稀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11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来到广东。期间,广东省委的负责人向他汇报工作。   当年的广东,由于刚刚摆脱10年“文革”动乱,经济发展水平同毗邻的香港差距很大,一些边境地区的农民外逃出港的问题十分突出,边防部队防不胜防。当省委领导汇报这一情况时,邓小平认为,关键是经济问题、政策问题,不是部队管得了的。他明确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打破僵化、调整政策,就是要改革。   广东之行,是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邓小平外出视察的第一站;这次谈话,是邓小平复出后点燃的“第一把火”。   离开广州后,邓小平在四川、在北京又反复讲一句话。他说:我在广东听说,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我看荒唐得很!   可见我们的农村政策要变,要改革。   冷溶(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他点了三把火,第一把火就在广东点的,在广州点的;第二把在四川点的;第三把才是在东北点的。所以,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起点,广东就是个起点。   中国要改革、要发展,中华民族要复兴、要腾飞。但百业待举,出路何在?   一代伟人的眼光越过重重藩篱,穿透历史的迷雾,投向广阔的国际社会,一种崭新的思路渐渐形成。那就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古老的中国必须向世界敞开大门。   从1978年到1979年,邓小平频频出访,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思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在他头脑中日渐清晰。   在日本,邓小平出席众参两院议长举行的欢迎宴会。他真挚地说:我这次来,就是想把日本发展科学技术的先进经验带回去。   在美国,邓小平出访之日恰逢中国农历的大年初一。在卡特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上,邓小平充满激情地说:太平洋再也不应该是隔开我们的屏障,而应该是联接我们的纽带。   整个中国的目光都追随着这位伟人,跟着他的脚步投向世界。   1978年4月,国家计委和外贸部组织考察组,赴香港、澳门实地考察。   回到北京后,考察组给中央写出一份《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提出把毗邻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成出口基地,力争经过三五年,把两地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客人的游览区。   5月初,中国政府考察团出访西欧五国。临行前,邓小平约见考察团团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   谷牧(国务院原副总理):他(邓小平)说什么都看,他们成功的路子要看,他们失败的路子也要看,究竟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现在的发展情况是怎么样,最好应该弄清楚。那时候我去访问,我感受到有很多东西,我们还应当向它学习。   这次随团考察的也包括沿海一些省市的负责人,广东省委书记王全国就是其中之一。王全国回到广东,在广州最大的会场中山纪念堂作报告,介绍出访的所见所闻。讲的人万分激动,听的人激动万分。   王全国(广东省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