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第二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篇 中国建筑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建筑设计 第一节 秦朝时期的建筑设计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建筑设计 第三节 小结 第一节 秦朝时期的建筑设计 秦统一中国大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历代王朝所继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1.对内:防叛变——邻近咸阳,建六国宫; 2.对外:御外敌——边疆设郡县,修缮补筑长城; 3.建筑恢宏壮丽的宫殿陵墓(阿旁宫),修筑道路——统一中国的建筑设计风格逐渐形成。 4.建筑设计的特点 (1)建筑材料:陶制砖(画像砖、铺地青砖、承重用砖)、瓦及管道——砖的发明是中国建筑设计史上重要成就之一。 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两岸建造许多离宫——穷奢极欲的状况 (2)建筑结构:抬梁式木结构使用更成熟、水平高,尤其是大跨度梁架的设计。 (3)建筑形式:阿旁宫、骊山陵、万里长城及驰道与直道。 宫殿  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 一般是两旁各一,称“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 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 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因此也有把“阙”称为“观”的。 陵墓 防御及交通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建筑设计 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木架建筑日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保存许多砖石建筑遗址。 建筑设计特点: 1.建筑材料与结构 砖石建筑(东汉)——砖石建造低下工程(西安长安城下水道); 木构和夯土技术相结合的台榭式构造方式(西汉),而后台榭高台建筑渐减少,多层阁楼大量出现——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形式,斗拱挑檐——古代木构架的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基本结构形式已成型。 汉朝长安南郊明堂复原图 2.建筑的空间布局 庭院式的群体建筑布局基本定型,已接近后世建筑。 3.建筑设计形式 屋顶形式: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 设有卧棂栏杆、石木门;窗的纹样多样;设有顶棚、柱; 使用板瓦和筒瓦,瓦当(防屋檐被风雨侵蚀,亦有装饰效果); 4.建筑装饰设计 画像砖(空心和实心砖)建造墓室,砖面纹饰图案题材广泛——社会面貌的写照,史料研究价值大; 小结 1.建筑设计活跃,建筑风格渐趋统一; 2.建筑结构:木框架结构(抬梁式,大跨度梁架)+拱券结构(西汉开始使用拱券结构,大量用于下水道及墓葬;东汉出现穹窿); 3.以都城、宫室、陵墓和祭祀建筑为主; 4.大量使用陶器,尤其是画像砖和纹饰瓦当——“秦砖汉瓦”。 思考: 1.简述秦汉建筑形成的历史原因及设计成就。 2.分析原始时期与秦汉时期建筑设计的差异。 离宫别馆平面图 “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輦道相属,木衣绨锈,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 秦咸阳宫一号遗址复原图 抬梁式构架 穿斗式构架 汉画像砖上的阙门形象 汉代时的陶楼、陶屋和陶院落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