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高二的部分学生在研究晚清政局时对清末“新政”特别感兴趣,但发现下列措施中有一项不在其列,请你帮助选出来(  )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派遣留学生 C.奖励实业 D.编练新军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基础史实。B、C、D三项属于“新政”的内容,而A项是维新变法时的内容,故选A。 2.1905年,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官方集会上,主席台横额上有“立宪万岁”四个大字。这一年,清政府采取的所谓“立宪”措施是(  ) A.派五大臣出国考察西方宪政 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C.下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D.设立责任内阁 解析:选A 题干中的限定时间是“1905年”,A项正确,B项是1908年,C项是1906年,D项是1911年。 3.右图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意思是清政府把人民看得很低,而人民则把清政府看得更低、更渺小,它传达的是人民权力的政治民主观念。故C项正确。 4.“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这一材料(  )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解析:选C 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材料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排除A项;十三省独立而非所有省份独立,排除D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问题,排除B项;选择C项。 5.史学界认为,近代中国的共和制度是在各种势力的相互妥协中诞生的。这些妥协包括(  ) ①民族资产阶级与北洋军阀的妥协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妥协 ③民族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妥协④晚清统治者与北洋军阀的妥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并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运动,在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中,农民阶级甚至还不了解什么是革命,③的叙述与史实不符,将带③的选项排除。 6.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近代社会前期,中国社会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外来民族压迫;二是实现近代化,发展中国。无论哪一社会阶层均为实现这两大任务而努力奋斗。题干中的思潮的演变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反映。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野蛮咧,文明咧,日本咧,欧美咧,独占咧,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什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 ——摘自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 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梁启超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空前绝后的大意义”。(6分) (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和辛亥革命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6分)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1)问,关键信息是材料出处的小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可知是武昌起义爆发十周年,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时注意分析材料的句子,逐句分析,抓住要点。第(2)问,回答二者的性质时要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要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来回答,主要包括经济方面和思想方面。 答案:(1)年份:1921年。意义:粉碎列强统治中国的企图;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激发民族民主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争权夺利的斗争(改朝换代);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宪政改革是真诚的,那种指责宪政改革不真诚和拖延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站不住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