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第22课 教战守策Word版含答案
第22课教战守策
走近作者
苏轼(见《留侯论》)
相关背景
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
文意感知
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
思维导图
一、通假字
1.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同“现”,译为“表现,呈现”
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同“钝”,译为“不锋利”
3.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同“逸”,译为“安逸”
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同“猝”,译为“忽然”
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同“凌”,译为“侵犯,欺侮”
二、古今异义
1.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
古义:是投入、献身
今义: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也指这一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2.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古义:“用来……”,是助词“所”与介词“以”的组合
今义:是一个连词,表结果
3.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古义:是指按照军法部署办事
今义:指军队的法律处置
三、一词多义
1.至
2.至于
3.渐
4.之
5.以
6.于
7.其
8.而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一天天地
②四方之民,兽奔鸟窜 像兽一样
像鸟一样
③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每年,年年
(2)名词作动词
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 刮风
下雨
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轻霜露而狎风雨 轻视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使……安定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也”表判断)
(2)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此……矣”表判断)
(3)战者必然之势也。(用助词“者”用在主语后表停顿,语气词“也”用在谓语后表判断)
(4)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用“也”加强判断语气)
2.状语后置句
(1)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介宾短语“以进退坐作之方”作“教”的状语,后置)
(2)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介宾短语“于钟鼓旌旗之间”“于斩刈杀伐之际”分别作“习”“安”的状语,后置)
(3)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介宾短语“于重屋之下”作“处”的状语,后置)
(4)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在官者”、“司盗者”分别作“庶人”、“役民”的定语,后置;“以行阵之节”、“以击刺之术”分别作“教”、“授”的状语,后置)
3.宾语前置句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疑问代词“安”作“在”的宾语,前置)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2.第四段作者论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雨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做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才能保持身体强壮的道理。进而说明国家要保持战斗力,必须“教战守”。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亲切自然,容易接受。
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明确:
“使” 士大夫 尊尚武勇,讲习兵法 “教” 庶人之在官者 以行阵之节 “授” 役民之司盗者 以击刺之术
4.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气动数控弯管机该如何安全操作使用呢?.docx
-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计算.doc
- 水袋试压(水袋预压)现场参观学习总结实例.docx
- 汤头口诀与常用方剂歌.doc
- 汽车发动机构造期末考试试卷.doc
- 沙袋现浇梁支架预压方案.doc
- 沧浪亭——翠玲珑.doc
- 河南网站建设公司.docx
- 油罐附件详细说明.doc
- 油井班报表的填写.ppt
- 2017-2018第一学期七级英语知识竞赛试题.doc
- 2017-2018第学期五语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 2017-2018苏教版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专题三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 石油炼制 乙烯+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2018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专四+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2018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专题一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专题1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原子核外子的排布+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2018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专题一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样性+第2课时 不同类型的晶体+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2018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专题1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共价 分子间作用力+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2018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专题一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专题1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离子键+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2018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专题三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2018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专题四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Wor版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2025省教练员、裁判员国培考试题库.docx VIP
-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docx VIP
- (高清版)DB44∕T 2427-2023 《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pdf VIP
- 劳务分包合同协议范本.docx VIP
- 高三化学 二轮示范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 VIP
- 煤炭工业露天矿机电设备修理设施设计规范.docx VIP
- 七年级数学上册5.1.1 从算式到方程.pptx VIP
- 第三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五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docx VIP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过程分析系统与分析小屋技术规定.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