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件5.2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pptx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件5.2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对外交往开始时间:秦汉时期 对外交往范围:朝鲜、日本、东南亚 印度、波斯、阿拉伯 欧洲、东非和北非 重大事件: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 时间:两汉时期 人物:张骞(2次) 交往对象:西域 意义: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丝绸之路; 时间:唐朝,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 人物:鉴真(6次) 交往对象:日本 意义: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时间:唐朝,公元629年 人物:玄奘 交往对象:印度 意义:促进了中印间的文化交流,他与弟子合撰的《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资料。 ;时间:明朝,1405年到1433年 人物:郑和(7次) 交往对象:西洋,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意义: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