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龙(第五讲 山灵水秀洞奇 人文景观厚重).docVIP

贵州安龙(第五讲 山灵水秀洞奇 人文景观厚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安龙(第五讲 山灵水秀洞奇 人文景观厚重)

PAGE PAGE 17 第五章 山灵水秀洞奇 人文景观厚重 我们的家乡安龙,自然环境多姿多彩,气象万千。你知道山势陡峻、姹紫嫣红、蜿蜒数百余里的龙头大山吗?你听说过朝如轻纱笼罩、暮似淡烟飘浮、波光粼粼的绿海吗?你领略过洞上有洞、洞中有洞、神奇瑰丽的洞天福地笃山溶洞群吗?你想饱览蕉林碧绿、木棉火红、沙滩浅露、木楼隐约的万峰湖风景吗?让我们展开那一幅幅“山水画卷”,一起领略家乡山水的雄奇美丽吧! 第一节 厚重的人文景观 岁月如歌,在安龙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里,曾演绎了一幕幕动人心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留下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历史遗迹。作为一座历史名城,安龙有41处名胜古迹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7处、州级4处、县级30处。 一、“永历故宫”——皇极殿 崇祯皇帝死后,桂王朱由榔自立为南明永历皇帝。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迁入安龙,此后盘踞安龙4年,与清廷作最后的抗争。说到永历行宫,且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忆起那段感慨苍凉的史事,重温那金戈铁马的纷繁岁月。 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清兵的追迫下,永历帝先后逃奔至梧州、平乐、桂林、全州。永历朝臣中,孙可望野心勃勃,结党营私,企图称帝。顺治八年(1651年),永历帝在无可奈何之下封孙可望为“秦王”。之后,孙可望据贵阳,欲使永历到贵州,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朝臣大多惮惧孙可望,有的建议逃到海滨依靠李元胤,有的提议入安南(今越南)避难,有的建议渡海到台湾投靠郑成功,只有勋官马吉翔、太监庞天寿坚持主张赴黔,何去何从,永历踌躇不决。不久,清军追杀而至,距全州(今广西全州县)仅50公里,永历及臣僚大惊失色,仓皇奔逃,年底,抵达黔桂交界处的广南。 顺治九年(1652年),孙可望遣总兵王爱秀前往广西迎驾,奏云:“广南虽云内地,界邻交趾,尚恐夷情叵测。臣再思维,唯安隆所(第一章第二节称“安笼所”???)(请全部改用“隆”,下同。谢谢!)为滇黔粤三省会区,城郭坚固,行宫修葺,一切粮储可以朝发夕至,莫此为宜。”永历帝无路可走,只好应允,二月六日移居贵州安隆所,当时随行文武诸臣仅50余人。此后,改安隆所为安龙府,扩建所署为行宫。原建筑“广阔雄丽”,议证殿与皇室居所连成一片。“永历故宫”300多年来一直是滇黔桂三角地区的著名建筑,且是贵州历史上唯一的皇宫,可惜清同治年间毁于战火。 经过中共安龙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努力, 永历故宫重建项目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政府投资500万元,于2004年8月动工重建,2006年年初竣工。现在我们见到的南明永历故宫为仿古建筑,取传统四合院风格,有左厢房、右厢房、钟楼、鼓楼、大殿各1栋,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重建的永历故宫于2006年7月初正式开放。现在的城门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故宫遗址、城墙等皆保持原貌。 残酷的是过去,留下的却是永久的记忆。抚今追昔,令人唏嘘;沧桑巨变,早已是换了人间。 二、十八先生墓 永历朝廷迁入安龙后,为遏制孙可望,1653年11月,朝臣吴贞毓、张福禄、全为国、徐极、张镌、蒋乾昌、杨钟、赵赓禹、蔡曾、郑允元、周允吉、李颀、胡士瑞、朱议、李元开、朱东旦、任斗墟、易士佳等(共18人)密商,决定招李定国赴安龙护驾。不料,消息泄露,孙可望以“盗宝矫诏,欺君害良”之罪,将上述18位朝臣处以死刑。其家属及安龙百姓将他们合葬于城西北的天榜山下。 1656年春,李定国由广西来到安龙,为“十八先生”垒墓,并建庙于马场。 1658年,永历朝廷移跸昆明后,遣通政使尹三聘会同兴义府知府范春鳌于清明节为十八先生墓树碑,永历帝亲题“明十八先生成仁之处”9个大字,尹三聘将“十八先生”的姓名、官职、死难之由镌刻于碑上。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知府张瑛重修十八先生墓,其子张之洞撰《十八先生文》刻石列于墓左。 清光绪九年(1883年),知府余云焕、安义镇总兵何雄辉重修十八先生墓,在墓后山麓重建十八先生祠,在墓区修建亭、榭、池塘,种植花草树木。余云焕补刻“十八先生成仁处”几个大字于墓后石壁。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知府李祖章对十八先生墓加以修整,增建“虚舟”、“多节亭”。 民国5年(1916年),南笼县(???)(此处用字符合史实,不用怀疑。)知事洪寅加除对墓园进行修整外,在墓前建石坊一座,以壮观瞻。 1937年,县长张曾复呈请拨款整修十八先生墓即祠堂,得到中央行政院、贵州省政府允准,拨款修复,并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公祭日。蒋介石题“碧血千秋”,居正题“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王伯群题“浩气长存”,李烈钧题“瀛州神境”,吴鼎昌题“重如泰山”,任可澄题“藏碧辉岩”,胡刚题“浩气长存”,刘时范题“天地正气”,均刻于山麓石壁。解放后,贵州省、安龙县人民政府对保护这一古迹十分重视。196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十八先生墓列为重点文物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