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将里的万、饼、条代表了什么?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麻将这种博弈游戏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1895年,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军队的隆隆炮声, 这种极具中国特色和东方魅力的玩具被带入西方世界。 在中国,没有一种娱乐活动能撼动麻将的地位。因为麻将简单易上手,因此国内会玩麻将的人可以以亿计数,真是当之无愧的娱乐界老大。 中国有这样一种怪现像,越是被普通大众接受的东西,越是被统治阶级不屑。因此这种老少咸宜的博弈游戏一直没有官方的记载,想要追根溯源更是难上加难。 但中国历史的记载不仅仅局限于官方的经史子集,也有一些来自民间野史的记录,为我们找到麻将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线索。 一般认为麻将的起源在唐朝时期,是根据当时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叶子戏”改进演化而来。 叶子戏在现代还在民间广为流传,一般有数十张乃至一百多张长约三寸,宽半寸到一寸不等的纸片组成。 叶子戏由数字,汉字以及特殊字符和人物图形组成,玩法和现代麻将大同小异。因为叶子戏流传时间久远,不免让人产生了麻将是源于古老叶子戏的想法。 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麻将起源于江苏太仓。 江苏太仓是产粮大区,因为其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自然而然成为皇家粮仓。 粮多引来觅食麻雀小鸟无数,每年因鸟患损失的粮食不在少数。 粮食作为战略物资,一向被统治阶级重视,丢失粮食可是大罪。 为了扫除鸟患,粮仓管理者给护粮官发护粮牌,专门用于记录捕鸟数量。 从麻将的图案我们可以给太仓护粮官起源说找到一些依据。 比如“筒”,这图案是一个大圈套一个小圈再加中心一点构成。虽然这是个很抽象的图案,只要我们稍加联想,很容易就明白筒其实是一个粮仓的俯视图。 古代粮仓和我们现代化的粮仓有很大的不同。 古代是用竹编蔑席围成一个圆柱形的空间,将粮食储存其中,为了防雨,在顶部加一个锥形的草席盖子。 而“筒”正是这个锥形盖子抽象演化而来。 后来,麻将逐渐在其他地区流行,因为“筒”的图案太过抽象,更像饼状,以至于很多地区的麻将爱好者将筒错误的理解为饼,这个错误在麻将的流传中逐渐被广大玩家接受,甚至有“饼”取代“筒”的趋势。 再比如“条”。条是我们通俗的说法,最开始不叫条而叫索。这在日本麻将术语中能找到答案,比如日本麻将术语中“二条”不叫“二条”,而是叫“二索”。 传统麻将“条”的图案也不是条状,而是波浪形。到了现代,尤其是麻将国际化之后,为了让图形更加明朗,抛弃原来的波浪线条状,改为横平竖直的条状。 “条”的图案同样来自粮仓形状的演化。只不过筒是俯视图,条是侧面图。古代护粮官用蔑席卷制粮仓的时候,需要一圈一圈,一层套一层才能将粮仓建造完毕。这样的粮仓从侧面看,外壁是波浪线的,因此,条的图案是古代粮仓侧面抽象图。 “一条”却是条状麻将里边一个特例,它不是条状,而是一只小鸟的形状。这只小鸟就是前面说到的那些专门偷食粮食的麻雀小鸟。 护粮官恨透了这些小鸟,欲除之而后快,因此一开始打麻将不叫打麻将,而叫打麻雀。 麻雀的叫法直到现在还在粤港澳地区流通,而日本麻将里边的汉字称谓也依然沿用“麻雀”二字。 护粮官在抓捕麻雀的时候,通常用套索。一旦护粮官抓住麻雀,向上级邀功,往往手提一只或几只用套索套住麻雀。 上级根据护粮官抓捕麻雀的数量,给与刻有波浪形图案的竹牌作为凭证,时间一长,便演化为条状图案的麻将牌。 “萬”字麻将牌则是上级给与护粮官的奖励。护粮官抓捕的麻雀数量越多,得到的奖励自然越多。 “中”即打中小鸟的意思,所以说红色的;“發”即发财;“白板”是没抓到小鸟,空手而归;“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是要提醒抓鸟的护粮官,小鸟非常灵敏,注意风向,尽量在小鸟的下风口设套抓捕,否则就会空手而归。 麻雀最后被叫做麻将也跟太仓有关。在太仓方言中,“麻雀儿”和“麻将”读音较近。太仓话的儿话音念做(/ng/),打“麻雀儿”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太仓方言雀(/tsiak/)儿(/ng/),合在一起就变成将(/tsiang/)。 另一种说法是明朝的一个叫“万秉章”的人发明了麻将。 因为仰慕梁山108好汉,万秉章根据当时现有的叶子戏加以改进,制成了麻将。 比如“九条”寓意九纹龙史进,“二条”寓意双鞭呼延灼,“一筒”寓意黑旋风李逵等。 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几个人才能玩的博弈游戏由一个人发明改进的说法有些牵强。很有可能是一群人在游戏中不断改进,最终制作出一种新的不同于老式叶子戏的博弈游戏。 还有一种说法是郑和下西洋发明说。 据说当年郑和下西洋,每次出海的时间短则一两年,长则数年。这些远离故土的士兵在茫茫大海上孤苦寂寞,难免心中郁闷,久而久之,容易发生哗变。于是郑和下令发明一种可以娱乐的东西,就是后来的麻将。 这种说法也能找到一些线索。 比如一条(幺鸡)的形状,在海上航行很难看到鸟类,郑和的船员将鸟的图案刻在麻将上,以表示对陆地的向往;再比如胡牌之前的“听牌”,这意思是说听到了鸟的叫声,就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