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芝一带汉人的拓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三芝一帶漢人的拓墾                   溫振華(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一、前言 三芝北鄰石門,南界淡水,東處大屯火山地形的西側,放射狀的溪流由東南流向西北,陳厝溪、埔頭溪、八連溪、北勢溪以及部份的大屯溪,將三芝畫成溪流與山崙相間的景致。三芝與石門、淡水相連,且地形類似,在漢人拓墾過程中,彼此關係至為密切,探討時也將有所述及。 本文從三芝一帶的平埔族社別、漢人祖籍別、拓墾的時間、土地取得方式以及個別族姓的移墾例子,觀察拓墾的景況。由於一些地契的發現,對於進一層的瞭解有極大的助益。 二、平埔族社的分布 平埔族部落分布,包括社址與地權領域,是我們探討清代漢人移墾的重要基礎。平埔族在清代納餉成為「熟番」後,官方劃分其地權領域時當兼顧其傳統的生活範圍。 雍正13年(1735)圭柔社的賣地契提供我們三芝平埔族社分布的重要訊息: 立賣契人主柔社土官達貓勞眉、著加萬、加里溪、番眾龜劉、打里媽、其東罕、大頭萬等緣本社界內有荒地一所,士名大屯仔山腳,西至海,南至戶尾與施茂交界,此主小圭籠八達溪為界,四至界限明白。(平山動,1934:95) 這個契字告訴我們,至柔社北至八連溪,南至淡水施茂墾地。如此,我們得知三芝八連溪以南有圭柔社的領域。 八連溪以南三芝境內,除有圭柔山社的領域外,根據有限的地契觀察,可能有小部份的範圍屬大屯社與外北投社所有。關於大屯社,在清代台灣地圖中最早最精確的「皇輿全覽圖」中,清楚的標出「大屯社」,位在兩條大溪間的河口處,就現今地圖比對,南邊當為大屯溪,北邊當為八連溪。再就地名觀察,「番社前」「番仔崙」一帶,當為大屯社社址與部份領域所在。(溫振華,1998c:8)「番社前」就行政區屬淡水鎮,「番仔崙」則歸三芝鄉。 此外,光緒18年(1892)的一張賣地契,顯示三芝東南角山地一帶,可能有部份屬外北投社領域: 立杜賣盡根山園埔地契字人黃闊嘴,有承父明買過陳國清山園埔地壹所,址在滬尾百六確庄大屯山頂桶仔樹林,坐落土名番仔坪,東至夏坤山山為界,西至楓樹湖崁為界,南至溪底為界,北至桶山頂分水為界,四至界址明白,年納北投社夏光興番口?租銀貳錢正,歷掌無異。今因乏銀別用,愿將此山園埔地內帶什物等件盡行出賣。先問房親人等不欲承受,外託中引向陳火盛出首承買,同中三面議定時值杜賣盡根銀價壹佰陸拾大元正,其銀即日同中交嘴親收足訖,即好山園埔地踏明四至界址,交付買主盛錢去掌管收稅納課永為己業。保此山園埔地係是嘴承父明買自己應得之業,與別房親疏人等無干,併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及上 手來歷交加不明?。…… 光緒拾捌年拾壹月 日立杜賣盡根山園埔地          契字人黃闊嘴 黃闊嘴賣契中的番仔坪在淡水鎮內西六戛(百六確)大屯山上,既然百六戛屬外北投社所有,與其札連的三芝鄉東南山地有可能也是該社的領域,詳情當待舊地契的發現。 至於八連溪以北至石門,皆屬小雞籠社的領域。(溫振華,1998a:17)小雞籠社的社址在何處?乾隆37年(1772)小雞籠社的給佃批提供了重要訊息: 立給永佃批小圭籠社土目馬眉、社丁離氏、甲頭己力氏,有自己荒田一所,坐落土名新庄社前崙頂,東至坑,西至陳注觀田,南至山腳憑溪為界,此主謝家田為界,四至踏明。今因番等乏力開墾,托中招出漢人曾君英出頭承墾,時值價銀四十大員銀,即日同中收訖。荒田就聽君前去管耕,不敢阻擋,後日永為己業。等不敢言找言贖,亦不敢藉端滋事擾害。倘若君日後若要回唐,將田任其退耕變賣以充工本之資。保此荒四乃自己物業,與他番無關。…… 再批明:開墾至第三年以對永納番口糧租粟三石,再照。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 日立給永佃批人 社丁 離氏 土曰 馬眉 甲頭 己力氏 白番 阿三      白番 巴里那      白番 志婆      白番 巴仔連 (盛清沂,1965:61-62) 契字中這塊小雞籠社給漢人佃墾的土地在「新庄社前崙頂」,由此可知小雞籠社在「新庄」,約在今三芝鄉新庄子番社後一帶。 就以上的敘述,平埔族社址在三芝者為小雞籠社,在新庄子番社後一帶。至地權則可能分屬小雞籠社、大屯山社、圭柔山社、外北投社,而往三社可能有部份社民共組圭北屯社。 三、漢移民祖籍別 三芝與石門、淡水地形相近,因此探討漢移民祖籍別時,與淡水地區一起觀察或許較為合宜。 淡水地區最早的庄別祖籍別資料,是1875年《淡新檔案》中的庄別戶口資料。不過內容非常簡略,淡水地區僅有雞北屯庄與大屯社庄,前者的祖籍別中閩籍32戶100人,粵藉14戶62人,後者為閩籍庄落,有22戶97人。我 們不清楚其選擇庄別的標準,其次對戶口數偏低的情形也不瞭解。(台灣分館藏《淡新檔案》微捲) 1926年日人街庄別漢人祖籍別調查,首次有較確實的統計,以下是三芝、淡水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