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熊兰的讲座脉冲功率技术讲解ppt课件
脉冲功率技术
熊 兰
电气工程学院
2013.5
概 念
目 录
1
发 展
2
技 术
3
应 用
4
其 他
5
2018-7-24
3
什么是脉冲功率??
将储存的能量以电能的形式,用单脉冲或重复频率的短脉冲方式加到负载上。
技术指标:
1 概 念
电 压: 103-107V
电子能量:0.3-15M eV(电子伏)
束流大小:103-107A
脉冲宽度:0.1-100ns
束流功率:0.1-100TW
总能量: 1kJ-15MJ
2018-7-24
4
常见波形
1 概 念
上升时间:电压峰值从10%上升到90%所需要的时间。
下降时间:同理。
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主要依赖于负载阻抗。
脉冲宽度:
定义不明确,有的定义为半高宽-脉冲最大值的50%处的时间宽度,也有定义为底宽-在幅值的90%处的时间宽度。
电子伏特(electron volt),简称为电子伏,缩写为 eV ,是能量的单位。
代表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仑)经过1伏特的电场加速后所获得的动能。电子伏与SI制的能量单位焦耳(J)的换算关系:
1eV=1.6×10^(-19)J
例如,一个电子及一个正子(电子的反粒子),都具有质量大小为 511 keV ,能对撞毁灭以产生 1.022 M eV 的能量。质子,一个标准的重子具有质量 0.938 G eV 。
核爆中带电粒子的能量范围约在 0.3 至 3 M eV,而大气中分子的能量约为 0.03 eV
将粒子的能量从电子伏特转换到开氏温度时,要乘以 11,605。
1 概 念
什么是脉冲功率技术??
1 概 念
研究产生各种强电(纳秒级高压)脉冲功率输出的发生器系统及其相关技术。
由初始储能技术(电容器储能、电感器储能、超导储能、机械储能、化学储能、核能等)产生所需的初级脉冲波形(毫秒到微秒量级),然后再利用脉冲成形和开关技术,在时间尺度上通过对能量的脉冲进行压缩、整形,实现输出脉冲峰值功率的放大,并输出到负载,为高科技装置和新概念武器提供强电脉冲功率源。
教材及参考书
选用教材
李正赢,脉冲功率技术,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主要参考书
1)王莹,高功率脉冲电源,原子能出版社,1991
2) Pai S.T., Qi Zhang, Introduction to high power pulse technology, Singapore : World Scientific, 1995
3)刘锡三,高功率脉冲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4)H.Bluhm著,江伟华、张弛译,脉冲功率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韩旻,邹晓兵,张贵新,脉冲功率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938年,美国人Kingdon和Tanis第一次提出用高压脉冲电源放电产生微秒级脉宽的闪光X 射线;
1939 年,苏联人制成真空脉冲X射线管,并把闪光 X 射线照相技术用于弹道学和爆轰物理学实验。 采用高压脉冲电容器并联充电、串联放电方式来获得较高电压脉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企图用于军事的电磁炮和其他研究再度兴起,也促进了脉冲功率科学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2 发 展
2018-7-24
9
2 发 展
1947年,英国人A.D.Blumlien以专利的形式,把传输线波的折反射原理用于脉冲形成线,在纳秒脉冲放电方面取得了突破。
1962年,英国原子能研究中心的J.C.Martin领导的研究小组,将Marx发生器与Blumlien的专利结合起来,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加速器SOMG(3MV,50kA,30ns),脉冲功率达TW(1012W)量级,开创了高功率脉冲技术的新纪元。
之后,大型脉冲功率装置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各国建立:
1986年建成PBFA-II 装置,其峰值电压为12MV、电流8.4MA、脉宽40ns,其二极管束能为4.3MJ,脉冲功率1014W,是世界上第一台功率闯过100TW 大关的脉冲功率装置。
2 发 展
脉冲功率发展里程碑
1962年, 英国AWRC, J.C. Martin, 发展了 Marx+Blumlein, ns量级
1967年, USA, Sandia, 高功率粒子束,10MV,100KA,80ns
1972年,USA, Hary Diamond 实验室,AURORA,14MV, 1.6MA,120ns
1978 年,USA, Sandia, PBFA-I , Fusion, 30TV, 1MJ
1986年, USA, PBFA-I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