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子书编集与轴心时代经典生成
HYPERLINK /article/list185.html 中国哲学学术论文作品展示
先秦子书的编集与“轴心时代”的经典生成
——以《韩非子》成书过程为例
马世年
来源:《文史哲》(济南)2013年1期
【英文标题】The Compilation of Philosophy Writings in Pre-Qin Times and the Generation of Classics in the
Axial Age: Taking the Completion Process of Han Fei Zi for Example
【作者简介】马世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内容提要】先秦子书的成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关涉到古书体例与“轴心时代”的经典生成。作为诸子集成之作的《韩非子》,其编集过程在先秦子书中颇具代表性。其成书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韩非去世后已有门徒整理师说,将其著述搜集汇为一编,但此本与今本相比并不完整;第二,汉初能见到宫廷内府藏书者,又将《初见秦》、《存韩》等秦廷档案文书编入,这是在武帝建元元年罢黜申、商、韩非等诸家学说之前完成的。以此为个案考察先秦子书的成书,可以对“轴心时代”的意义作更为深刻的理解:所谓此时期的“精神导师”,更多是就文化元典的创制者而言,他固然主要指学派创始人,却也与整个学派相关。
【关 键 词】《韩非子》/轴心时代/元典生成/古书体例
一、“经典生成”视野下的古书体例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提出的一个极有意义的命题。他认为,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之间,是人类现有文明的原始积累期,这一时期,人类文明精神有着重大的突破,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等等。此时期的中国则诞生了孔子与老子,“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①。雅斯贝尔斯说:
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②
这一时代大体相当于我国历史分期中的春秋战国时期。毫无疑问,先秦诸子正是我国思想文化发展中“轴心时代”的产物与标志,即雅斯贝尔斯所说的“精神导师”;而先秦子书则正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文化元典③。
以往对于中国“轴心时代”的理解,学者们主要着眼于思想史,更为关注孔、孟、老、庄等思想家个人的思想史意义。然而,倘若更进一步追问:这些精神导师的思想到底是如何呈现出来并影响到后来社会的?则问题便回归到诸子著述的层面,也就回到了先秦子书的编集与成书上。
先秦子书的成书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余嘉锡先生在《古书通例》一书中谈及汉、魏以上的古书——特别是先秦典籍——的时候,有一些很重要的论断,尤其是说到与先秦子书的成书相关的意见:一,古书不皆手著;二,古书单篇别行之例;三,诸子即后世之文集④。大略说来,余先生的意思是指,先秦古书的体例与汉、魏以后的书籍有着甚大的差异,就作者而言,先秦时期的著书是不自我署名的,“周、秦古书,皆不题撰人。俗本有题者,盖后人所妄增”⑤。因此,题为某氏某子之书者,乃是从学术渊源上“推本其学之所自出言之”,而不都是出自某人之手,当中还附有其后学之作。就流传而言,先秦古书大都是作者“随时所作,即以行世”:
既是因事为文,则其书不作于一时,其先后亦都无次第。随时所作,即以行世。论政之文,则藏之于故府;论学之文,则为学者所传录。迨及暮年或其身后,乃聚而编次之。其编次也,或出于手定,或出于门弟子及其子孙,甚或迟至数十百年,乃由后人收拾丛残为之定著。⑥
因而多单篇的流传,非如后世书籍那样汇成一编之后才开始传播。就性质而言,西汉之前并无后来意义上的“文集”一类,故“诸子即后世之文集”:
周、秦、西汉之人,学问既由专门传授,故其平生各有主张,其发于言而见于文者,皆其道术之所寄……则虽其平日因人事之肆应,作为书疏论说,亦所以发明其学理,语百变而不离其宗,承其学者,聚而编之,又以其所见闻,及后师之所讲习,相与发明其义者,附入其中,以成一家之学。故西汉以前无文集,而诸子即其文集。⑦
如此,则汇编有师徒之作、“成一家之学”的诸子之书就相当于后世的文集了。
余先生的这些看法的确是通人之解,深得先秦古书的实际。以这种眼光去审视先秦子书,则其编集与成书当中原本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进一步说,先秦子书的结集多非一次完成,而是经历了一个较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钠血症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初中语文通用版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化模板 + 完整版提分攻略).docx VIP
- 期刊合作办刊协议书.docx VIP
- 驭胜s350维修手册及电路图n351整车电路图全.pdf VIP
- 混凝土热工计算软件.xls VIP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docx VIP
- 八 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2025版.pdf
- 七上语文常考必背重点知识梳理总结(答案版)【2024新版】.pdf VIP
- 最全面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docx
- 2020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