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年高中语文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新人教版本).doc

2017_2018年高中语文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新人教版本).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_2018年高中语文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教案(新人教版本)

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 瞳孔之内(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现在,离我两米之外,监考老师低着头不知在做啥。但我知道,本人的一举一动都进入了他的瞳孔。原先就紧张的我,手心变得更湿。 我的双眼紧盯着题目,大脑却不配合,本来尚算平稳的呼吸突然滞了一秒。然后,我如同一个快要窒息的人突然又被松开脖子,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怎么办? 想起老师在考前给我们鼓励,说高考语文卷的设计,一定能充分展现考生的智慧。可我觉得可怕的并非眼前这张正反六页的卷子,而是一双眼睛,就在我的前后左右:抬头时,但见它平静地扫描;只要一低头,它就隐隐约约地向我投射表意不明的目光。我成了楚门,只是遍布在我四周的,不是针孔摄像机,而是由成千上万个细胞构成的眼,它才是最复杂的监视器。 我胆战心惊,却还要装作无事的模样。抖着手做完论述类试题,目光转投到了作文。 智慧?智慧的景象?智慧的境界? 那个监考老师,又在窥视我,他该看出了我的无措,给我的焦虑加了一剂猛药:同学们,要规划好作文的时间啊! 就在我觉得快要爆炸的时候,另一个监考老师将窗推开了一个小缝,风丝丝地飘进来。我眯了下眼,她的瞳孔里,有一线和煦的光。兴许我冷静下来,他,他那双眼并不怎么可怕了。 好像,背后的那些眼一时间已经隐去。十次深呼吸,我要与自己对话。 其实,我本就知道,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瞳孔里,虽然不像楚门的世界,每个表情,每句话都有剧本,可我们真真是在别人的瞳孔里演着人生的电影。 更何况,我不可能像楚门那样,走出这些瞳孔的所见范围之外。 你的焦虑是无用的!静下心来,好好考完这场试吧 我吼向自己,在心里。 再看作文题,也不再觉得毫无头绪。何为智慧?何为智慧的境界?我大概有些明了。 愚蠢的人,拼命地想逃出人们的瞳孔;智慧的人,知道自己永远活在别人的瞳孔之内。 前者,从内而外地苦着脸;后者,自始至终安然地笑。 我写下此文,总算知晓:活于别人的瞳孔之内,却能淡定自若,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这么写,不算跑题吧? 题目设置悬念,似乎与智慧相隔甚远 第一段运用我,具有现场感 用第一人称写自己的心理,自然真实,还便于设疑 继续描写我的心理,暗扣题目瞳孔,又点出自己的状态,引出智慧 用自然之风过渡,又用另一个老师的瞳孔,让我冷静 把瞳孔放大,感悟人生,因为是我在想,所以真实 回扣材料智慧,自然而然地点出主题 又一次回应前文,对比自然,深化了主题 本文为考生临场就地取材之作。从监考老师的眼睛里感悟到人生的某种状态,萌动了智慧之思,十分机智。特别是第一人称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又紧扣材料中的智慧。 一、记叙角度的内涵 这里所说的记叙角度,指的是视角,即记叙者站在什么位置来看记叙对象,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也可以称为记叙的人称。记叙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记叙、第二人称记叙、第三人称记叙。 二、诠释记叙的三种角度 (一)第一人称的记叙 内涵: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示例: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一个个梦的摇篮。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灵。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待睡莲的花蕾睁开睡眼,则童年的岁月,已被流水驮走,东去的春水,便再也不回头了 ——《裸雪》 作用:以第一人称我叙述,把童年的美好以及对童年的怀念细腻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二)第二人称的记叙 内涵:采用第二人称,就是把读者置于叙述者的对面,也可以说是让读者旁观、面对写作对象。 示例: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合,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散发着家园的温馨 ——《青菜》 作用:这篇文章运用第二人称,直呼青菜为你,把青菜拟人化,全文产生一种当面交谈的语气,便于交流感情,大大增强了抒情性。 (三)第三人称的记叙 内涵: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示例:她夜夜都梦见这座门楼,这所院子,梦见院子里的天空,梦见天上的月亮,梦见那一双永远也不能忘记的眼睛,梦见那一声声牵心动腑的呼唤 天上有明月,年年照相思 她夜夜沉醉在梦中。梦把空间缩短了,梦把时间凝固了,梦把世界净化了。梦中没有污秽,没有嘈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