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9月·研读真题回归教材一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 * * * * * * * 基于史实,立足教材,建立“小切口”比较话题。 * * * * * * 答案要么在材料里,要么在教材上 (二)回归教材: 转换视角 建立联系 对应精准 2、因果分析对象的视角转换 分析所需知识范围的判断;时代、经历与认识、诉求等 分析大致思路;表述的变化特别是主语的变化。 如:“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关注“时空”: (阶段、区域) “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原因” 可转换成 3、因果分析路径的确定 “汉武帝是怎样提升儒学地位的?” 如: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的原因与影响 注意相关事件之间的关联 注意“文献”(文件、法令)特定、具体背景,及其实施效果 指导学生精读教材“背景分析”的文字 读出句子之间的关系 “怎么背”比“背多少”更重要 理解因果之间的对应 提炼“背景分析”的角度 精读教材“影响分析”的文字 提炼“影响”的角度 揣摩“影响”的关键词 用史实说明“影响” 比较“影响”前后的社会 四、材料与问题 4.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 A.草市中有夜市 B.江南市镇兴起 C.村寨出现草市 D.专业市场出现 2016年4月 材料是教科书中不太涉及的历史现象 9.近代有学者认为,“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一言论意在 A.推广民间俚语 B.提倡文言文复兴 C.否定外来文化 D.抵制白话文运动 2016年4月 纯属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学生易受教科书结论影响 2015年9月样卷 2015年9月样卷 主观题中材料与教科书的关联度 主观题中材料与教科书的关联度 31.(12分) 材料一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1)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1)明太祖(朱元璋);内阁制度;强化君主专制。 2015年10月卷 31.(12分)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2分) (2)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 政体的确立。 31.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两件大事。(5分) (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趋势。(2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1982年颁行 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进《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31.(12分) (1)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行动方案.docx
- 模拟试题1--整理(考试用)--120418.doc VIP
- 儿童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PPT课件(带动画).ppt
-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江苏教育版.docx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1).doc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VIP
- 浙江衢州市常山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创意思维在设计中的参与方式之三横向思维法.ppt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公开招录12名工作人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