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兼具学术及私立育成中心的特质InvestorsUniversityIncubator
簡報內容 創新育成概念 創新育成新模式 共生三贏- 技術/人才的搖籃 經驗分享 創新育成概念 育成概念之介紹 創業育成中心的觀念之發軔-美國 (1959) 台灣於1996年於工研院成立第一家育成中心 於1997年成立台大慶齡育成中心(第一家學術育成中心) 育成之功能 協助初創的科技事業降低投資風險,提昇產品技術開發的成功率,並透過產學合作進行相關科技的移轉與經營管理的輔導,以期能有效引導企業研發的成果商品化 Incubator statistics up to 2003 Some Non-profit University Incubators Incubation system before 1990 (Smilor, 1987) Incubation system after 1990 (Hsiao, 2002)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企業化大學) 定義: The concept of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which has gained notoriety in recent years, refers to a type of University that seeks out the more tangible benefits that can be gained from industrial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So far, a great potential for increased income from a university incubator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Record 創新育成新模式 私人及公司育成中心的特質 慎選新創企業投資, 再以育成 以投資報酬為主要獲利因素 和被育成公司的互動較積極 育成人員經歷及素質較優良 營運場所較小, 成本較高 沒有學術育成中心的特質 學術與私立育成中心的模式比較 NTUIIC Integrative Model 現有與未來模式的比較 A New Model for Modern University Incubator Internal Flow of Three parties Proposed Integrative Framework of a University Incubator System 學校角色 提供校內資源(教授,學生,實驗室,設施,技術,品牌…) 提供育成空間 享有育成公司技術股 收取育成公司空間使用費 分享育成公司之獲利 育成公司角色 企業化經營育成中心 投資有潛力育成廠商, 並做投資後育成 校園技術開發及投資(優先權) 承接外界專案 經費及資源灌注育成中心 獲利與學校分享 育成廠商角色 努力開創新事業 同時享有學校及育成公司的培育資源 增資時接受育成公司的評估 幾個學術育成中心公司化的案例 1. Univ. of South Australia – ITEK (1999) 2.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USAINS Group (1998) 3.大陸於1999 年由科技部與教育部聯合推動 “國家大學科技園公司”, 目前已有22 家重點大學成立. 4. 台灣大學 – 台大育成公司(2002) 學術育成中心公司化的流程 Sustainability of UBI in the Future Which action will generate more income? NTUIIC Integrative Framework 技術開發計畫(2005) 技術開發計畫 專利權整合及運用計畫 專利資料彙整 專利技術組合 專利影響力評估 專利組合總評估 需求分析 專利規劃策略 經驗分享-台大創新育成中心 台大創新育成輔導體系 台大創新育成經營團隊 培育對象 生物科技產業 農業生技、食品生技、醫療生技、製藥產業、檢測生技、基因研究、微機電與醫學工程、生物資訊 工程科技產業 資訊電子、通訊、半導體設計及光電元件、網際網路、軟體及資訊、精密機械設計 其他新興產業 數位內容、技術服務... 執行成效 2004年-培育成果(一) 歷年畢業/離駐廠商-32家 資訊電子類-12家 工程機械類-16家 生物科技類- 4家 2004進駐中廠商-26家 工程資訊類-18家 生物科技類- 6家 技術服務業- 2家 2004年-培育成果(二) 專業諮詢服務-219次 行政支援服務-190次 研討會及訓練課程-50小時 成果發表會-29家/15場 推廣說明會-10場 20
文档评论(0)